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杏林镇

杏林镇

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扶风县:杏林镇“其地多杏,亦曰杏林古驿”。


(1)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。面积52.2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营。因杏林村得名。1957年由同安县划归厦门市郊区。1958年设杏林公社,1984年改乡,1991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等。有捕捞业。鹰厦铁路、厦隘公路经此。南有马銮码头。(2)在陕西省华县中部偏北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华县火车站,镇区人口1.3万。因盛产杏,故名。1958年设杏林公社,次年撤。1961年复公社,1984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钢铁、桥梁、化肥、纺织、塑料、家具、食品加工、竹艺等厂。陇海铁路经此并设站。(3)在陕西省扶风县东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杏林村,人口 2460。镇以驻地名。宋代名医石得之行医不取酬,愈者只需植杏树一株,后成林,取名杏林。亦称杏林古驿。1950年设杏林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盛产烤烟、苹果、葡萄。有造纸、机械、农机、砖瓦等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三城守捉

    唐置,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交河郡:“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,有张三城守捉。”即此。唐置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东乌什塔拉。属西州。后废。

  • 新坑山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: 新坑山 “岩谷深邃。土人常避兵于此。《志》 云,山产硃砂水产”。

  • 东黎县

    北魏永安元年(528)析黎阳县置,属黎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元年(528年)分黎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。属黎阳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屈潭

    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汨水又西为屈潭,即汨罗渊也,屈原怀沙自沈于此,故渊潭以屈为名。”在今湖南省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。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汨水又西为屈潭,即汨罗渊也。屈原怀沙

  • 虚朾

    春秋时宋地。在今山东泗水县。《春秋》: 成公十八年 (前573),“仲孙蔑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邾子、齐崔杼同盟于虚朾”。一说虚朾即虚,应在今河南延津县东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山东省泗水县。或疑即虚,

  • 洗马河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洗马河 “在州东。下流南入于都泥江”。

  • 官母屿

   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海中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五虎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有五虎门与江口相接……山下为官母屿,巡司置于此”。古岛屿名。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南、

  • 围津

    即白马津。一名垝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曹参“至河内,下修武,渡围津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白马有韦乡、韦城。故津亦有韦津之称。”又名垝津、白马津、白马口。古黄河津渡。在

  • 覃韩偏刀水司

    在今贵州德江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覃韩偏刀水废司 “在府城西北二百八十里。明洪武七年置土巡检司,属水德江司。本朝属安化县,乾隆年间裁”。

  • 双树堡

    即今辽宁兴城市东北十五里双树乡。《清太宗实录》:后金天聪元年(1627)四月,癸巳,皇太极于宁远城下击败明兵,“军至双树铺驻营”。即此。今辽宁省兴城市东北双树。清崇德七年(1642年)曾建议以宁远双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