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杨村

杨村

①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新五代史·王珂传》:梁贞明五年(919),王瓒“自黎阳渡河攻澶州,不克,退屯杨村,扼河上流,与晋人相持经年”。即此。

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杨村乡。清光绪《容县志》卷1:杨村墟在“城东南九十五里。属西里”。


(1)古渡名。黄河重要渡口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。五代梁贞明五年(919年)王瓒、王彦章等率大军击晋,营于此,造浮梁以通津路。(2)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定兴县城南偏东。杨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100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服装加工厂。为县东南部农贸中心。公路接107国道。(2)在安徽省凤台县西北部、西淝河北岸。杨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480。因多杨姓得名。产小麦、稻、大豆、油菜籽等。有水泥预制件、工艺被服、面粉等厂。为凤杨公路终点。西淝河通小轮,北至阚疃,南至凤台。(3)村名。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北部,丰乐河上游西岸。属杨村乡。人口 1340。因杨姓聚居得名。产茶叶、香榧、竹木等。有茶叶初制、粮食加工、竹木加工、农机修配等厂。桥岩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沅水

    即今湖南西北境沅江。《水经·沅水》:“沅水出牂柯且兰县,又东北过临沅县南,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入于江。”郦注:“沅水下注洞庭湖方会于江。”东汉建武二十三年(47),南郡蛮反,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兵万人泝沅

  • 始集县

    南齐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象州、武宣、来宾等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圈头镇

    即今河北武邑县西北十八里圈头乡。明嘉靖 《冀州志》 武邑县地理图: 西北有圈头集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4武邑县: 西北有圈头镇。

  • 弘觉寺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三十里牛首山双峰之间。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名佛窟寺。唐初,法融和尚在此谈禅,后创立牛头宗。五代南唐后主改称宏觉寺。

  • 阇婆国

    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称此二岛。首见于 《太平御览》 卷787引 《元嘉起居注》,作阇婆洲。《宋书·夷蛮传》作阇婆婆达。《高僧传·求那跋摩传》 作阇婆。公元5世纪中期以后,同中

  • 怀昌州

    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治所在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)废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废。

  • 月氏道

    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。东汉省。按:月氏本部族名,游牧于甘肃敦煌、祁连间,后为匈奴所逼西迁。此盖以其国降人所置。西汉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。当因河西月氏迁此,故名。属安定郡。

  • 东州堡

    明置,属抚顺千户所。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东州堡“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,奉集堡可屯兵,白隆山可按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:东丹(州)堡“在司东百二十里,其相近者有白

  • 慈姥岩

   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岸中岩山。北宋苏轼 《为老人克华》 诗云: “慈姥岩前自唤渡,青云江畔人争扶。” 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上: 中岩 “凡五里至慈姥岩,岩前即寺也”。

  • 宿州

    唐元和四年 (809) 置,治所在虹县 (今安徽泗县)。后移治符离县 (今宿州市北符离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9宿州: “取古宿国为名。” 大和三年 (829)废。七年 (833) 复置,移治于符离县之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