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杭州

杭州

隋开皇九年 (589) 置,治所在余杭县 (今浙江余杭县西余杭镇)。次年移治钱唐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开皇十一年 (591) 又移治柳浦 (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麓、钱塘江滨) 西。《寰宇记》卷93: “ (州) 在余杭县,盖因其县以立名。” 隋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间尝改余杭郡。隋建江南运河以此为终点。五代时吴越国建都于此,亦称西府或西都。北宋仍为杭州,为两浙路治所,并置市舶司于此。唐、宋时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海宁、余杭、富阳四市及临安县地。南宋建炎三年 (1129) 升为临安府。绍兴八年 (1138) 定都于此。元改为杭州路。


隋开皇九年(589年)置。初治余杭县(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西南余杭镇),后移治钱唐县(唐改钱塘县,今杭州市)。大业初改余杭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杭州,六年废,七年又置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桐溪、富春江以北,天目山脉东南地区及杭州湾北海宁市等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余杭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杭州。五代吴越都此,号为西府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升临安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泉山

   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青泉山在 “卫南九十里,或曰泉山也。……或云: 今复州卫城南四十里有龙泉山,即故泉山”。

  • 长胜圩

   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长胜镇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。

  • 思陀甸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。清康熙二十年 (1681) 改土舍,后属石屏州。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。1933年废入石屏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和泥

  • 浪溪河

    即今广西融安县东北浪溪河。融江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4融州: 浪溪 “在融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 浪溪江 “在融县东北六十里。一发源永宁州高望山; 一发源义宁县大罗山,西流至县界。又宝江

  • 清平关

    ①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于之字平筑关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六十五里。金废。②在今四川高县东北。《明史· 四川土司二》:洪武六年 (1373),成都卫指挥袁洪讨筠连州滕大寨蛮编张,“引兵至叙州

  • 庆宁营

    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(旧名茹寨)。

  • 清水河城

    即瞻德城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清水河镇。清祁韵士 《西陲要略》 卷2: 瞻德城 “在惠远城西北七十里。地名察罕乌苏,俗呼清水河”。

  • 九德郡

    三国吴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九德县(今越南义静省荣市)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《林邑记》曰:九德,九夷所极,故以名郡。”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地。南朝宋治所在浦阳县(今越南义静省荣市东南)。南齐还治九德县

  • 张黄墟

    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张黄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61:合浦县东北有张黄墟汛。

  • 邪头昧县

    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附近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附近。属乐浪郡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