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林屋洞

林屋洞

俗呼龙洞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东,林屋山下。系石灰岩质的天然溶洞。又称林屋洞天。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驻此。唐代洞旁建神景宫,宋改名灵佑观,为道教第九洞天。《吴地记》: “今湖中包山有石穴,其深莫知其极,即十六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。《洞庭山记》 曰: 洞庭有二穴,东南入洞,幽邃莫测。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,秉烛昼夜而行,继七十日,不穷而返。……内有石床枕砚。石几上有素书三卷,持回上于阖闾,不识,乃请孔子辨之。孔子曰: 此夏禹之书,并神仙之事,言大道也。” 洞口面对太湖,洞内低于太湖湖底。洞口摩崖有俞樾篆书: “灵威丈人得大禹素书处。”


在江苏省苏州市洞庭西山东部林屋山下,面对太湖。为一石灰岩溶洞,由太湖水冲蚀而成。深数百米。传说大禹治水时曾驻此。洞有3门,内有6个洞厅,顶平如壁,地面怪石林立,有瀑布、溪泉,景色奇丽。洞外有灵佑观,建筑宏伟,为道教第九洞天。周围环境幽美,“林屋晚烟”为洞庭西山八景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水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武陵县: “东北有渐水,即鼎水也。”即“渐水”。

  • 高桥

   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南朝梁末,徐嗣徽自丹阳至姑孰,陈霸先遣侯安都拒之于此。②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北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③在今江苏东海县 (牛山镇) 东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④即今江苏盱眙县东高桥乡。清光

  • 东石

    ①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东石镇。清有把总驻此。②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。清康熙年间,有吴姓及黄姓两家,由福建省晋江县东石渡海来台,为表示不忘故土,遂以东石为当地地名。

  • 思龙驿

    亦作思陇驿。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。旧属上林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五关

    在今豫、鄂交界的大别山上。南宋绍兴中,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。嘉定十四年(1221),金人围光州,进犯五关。五关:一说白沙、土门、斗木岭、黄土岭、修善冲;一说木陵、虎头、黄土、白沙、大城。在今

  • 蒲子山

    在今山西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隰州: 蒲子山在 “州东北五十里。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。汉以此山名县”。又称太山。在山西省蒲县城东、蒲伊村南。海拔1704米。相传为尧师蒲伊子隐处。山上有一天然方石

  • 幼山

    在今福建沙县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:幼山“在沙县西北百二十里。孤峰峙耸,高三十里, 周回二百里, 以其幼视群山,故名”。

  • 龙王潭

    即水阁凉亭。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。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。

  • 牟珠洞

    即凭虚洞。又名母猪洞。在今贵州贵定县西。清李宗昉《黔记》:“牟珠洞在贵定县西十五里大道旁。洞口为石门,上有古松一株。门内有观音莲座,石乳所凝也。其上一圆洞透天光,再入则必携炬火,有石钟、石鼓,亦钟乳垂

  • 瓯溪山

   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瓯溪山 “在城 (治今柳城镇) 东五里。下有瓯溪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