枫亭镇
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兴化府》: 枫亭镇 “唐为枫亭馆,宋改太平驿,元曰枫亭驿,明置巡司,本朝康熙元年筑堡”。
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、枫慈溪两岸。面积88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枫亭,人口 2300。汉武帝时,江西何氏九兄弟经此,时值深秋,满山枫叶红艳,遂结枫为亭,故名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龙眼。有海洋捕捞业。有制糖、水泥等厂和盐场。324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宋蔡襄墓、朱熹讲学处、万寿塔、观音亭。
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兴化府》: 枫亭镇 “唐为枫亭馆,宋改太平驿,元曰枫亭驿,明置巡司,本朝康熙元年筑堡”。
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、枫慈溪两岸。面积88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枫亭,人口 2300。汉武帝时,江西何氏九兄弟经此,时值深秋,满山枫叶红艳,遂结枫为亭,故名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龙眼。有海洋捕捞业。有制糖、水泥等厂和盐场。324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宋蔡襄墓、朱熹讲学处、万寿塔、观音亭。
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北五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隰州永和县:“武德二年移治于仙芝谷西。”
亦名武都山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。为蜀国开明朝蜀王妃之墓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六年 (221),刘备 “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”。裴松之注: “ 《蜀本纪》曰: ‘武都有
即今浙江象山县西墙头镇。明嘉靖《象山县志》 卷2: 墙头在 “县西二十里,为四市”。在浙江省象山县西北部、象山港南岸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墙头,人口2800。相传陈姓于南宋咸淳
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。旧属施甸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明置,在今广西上思县西。
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,属许州。治所即今河南舞阳县四十六里北舞渡镇。大业三年(607)属颍川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属道州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。属颍
又称仲(卓)尼拉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冬春大雪封山,夏秋可通行。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、香客可经由此山口互通往来。玛那山口是札布兰、达巴到印度境内仲尼一带的山口通道。
清置,属鄜州。即今陕西富县东北四十里牛武镇。道光《鄜州志·舆地部》:牛武故城“(汉)董翳步将筑城练兵, 畜牛以备用,故名”。在陕西省富县东北部、牛武川西岸。面积450平方千米。人口 7200。镇人民政
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三十五里灵芝村。北连梅根,东通青阳。(1)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。(2)今镇名。在山西省寿阳县东部。面积218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一作阿勒坦山。又名金山。在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之间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4:阿尔台山“周数百里。东望喀尔喀,西望准噶尔部,南望乌鲁木齐。连峰杳嶂,盛夏积雪不消。其树多松、桧,其药多野参,兽多貂狐、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