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柏乡县

柏乡县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栾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柏乡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柏乡县: “遥取古柏乡,县以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属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省入高邑县,元祐初复置,属庆源府。金属沃州。元属赵州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268平方千米。人口17.9万。辖2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。西汉置柏乡侯国,治今县西南,属巨鹿郡。东汉省入高邑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改置高邑县于今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柏乡县,治今址,属栾州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赵州柏乡县:“遥取古柏乡为名。”大业初属赵郡。唐、五代属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柏乡县省入高邑县,旋复置,属赵州。元、明、清因之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邢台专区。1958年并入内丘县,1961年其区域又并入隆尧县。1962年复设柏乡县,属邢台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邢台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。午河横穿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。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。有化肥、水泥、农机、服装、食品、造纸等工业。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经西境。古迹有古鄗城遗址、汉牡丹、贾母贞节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索口溪

   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索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九溪卫: 索口溪 “在卫治南。《志》 云: 卫东北有喝堡溪、斗溪、王富溪,卫东有龙馆溪、书院溪、大富溪、大河溪,卫南又有下阑溪,合索口溪为九溪。今索口已堙”。

  • 南日寨

   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 南日水寨 “在莆田县东南吉了之东,滨海。明洪武初置于南日山下,北遏南交湖井之冲,南阻湄洲岱屿之阨。景泰以后移于此,名仍其旧,而旧寨遂废”。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

  • 开城县

    ①南齐建元二年(480)置,为齐宁郡治。治所疑在今广西邕宁、横县二县南境。后废。②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巢州。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四十里开城镇。七年(624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襄

  • 炉河

    又名折多河、瓦斯沟河。在今四川康定县中部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“泸河源出折多山西南。东流七十里至炉。” 此水有南、北二源: 北源名雅拉河 (雅拉沟河),源出大炮山 (海拔4904米);西源名

  • 新现汛

    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新现乡。清时设新现汛。

  • 秦关

    即横浦关。今广东南雄县东北大庾岭上之梅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秦关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。《南康记》 云: 南康县大庾岭四十里横浦,有秦时关。今怀化驿是也”。梅关的古称。

  • 富郑公园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附近。为北宋宰相富弼的宅园。富弼于英宗治平二年 (1065) 封祁国公,进封郑,世称富郑公。神宗熙宁间,因对王安石新法持异议,罢相,被封为韩国公。又称富韩公。李格非 《洛阳名园记》

  • 马江塘

    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马江镇。唐为马江县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南马江镇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于此设巡检司。

  • 上元水

    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

  • 通津渠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5河南府河南县: 通津渠 “在县南三里。隋大业元年,分洛水西北,名千步碛渠,又东北流入洛水,谓之洛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