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柏林寺

柏林寺

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戏楼胡同1号。始建于元至正七年 (1347)。明、清时多次重修。乾隆年间该寺曾收藏龙藏经版,是我国现存惟一的一部大藏经版,用梨木雕刻而成。共雕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,每块长18厘米,宽13厘米,两面刻字。现存房山云居寺内。

②在今河北赵县城内北关路西。始建于汉末。唐时名观音院,金大定中改名柏林寺。寺内原有真际禅师宝殿,殿壁有彩色壁画,画上水势奔流,相传为吴道子真迹。今已不存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 “柏林寺”条载: “寺有石甚古,刻虞世南 ‘攀龙麟附凤翼’ 六字。殿壁有吴道子画文武水各一。乾隆十五年,高宗纯皇帝圣驾经临,有 《御制赵州柏林寺小憩》 诗,及《再题吴道子文武水》 诗。” 现仅存元天历三年(1330) 所建砖木塔一座,平面呈八角形,共七级,高约40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依来镇

    北宋置,属壁山县。在今四川璧山县北。

  • 建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。东汉属沛国。西晋废。②东汉建安十年 (205) 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,建溪东岸。西晋太康中改名建阳县。③三国魏改建平侯国置,属沛

  • 蒙姑

    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巧家县南部、金沙江东岸、大垴包山西麓。蒙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000。蒙姑系彝语呣咕的讹写,意为“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”。1939年曾置蒙姑镇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甘薯、甘蔗、花生及蚕茧

  • 札空陂

   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都康州:劄空陂“在州(治今都康乡)西。自炉泉水涌流筑为陂,与黎塘俱有溉田之利”。

  • 乌兰木伦河

    ①即古东陵川水、紫河。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之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紫河“在和林格尔地。蒙古名五蓝木伦”。上游有二水:北为凉城县之宁远水;南为山西右玉县之兔毛河,二水在杀虎口外,和林格尔县东南

  • 宝华山

    ①在今江苏句容县北。南朝梁僧宝志曾结庵于此。明万历间在此建隆昌寺,后改名慧居寺。②在今广西横县南二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宁浦县有 “宝华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3横州:宝华山 “山顶尝有宝异

  • 公丘县

    东汉改公丘侯国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西南十四里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封鲁共王子顺为公丘侯,置侯国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偏南庄里西村。属沛郡。东汉改置为公丘县,属沛国。西晋属

  • 松潘卫

    明洪武十二年 (1379) 置松州、潘州二卫,寻并为松潘卫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。二十年 (1387) 改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。嘉靖四十二年 (1563) 复改为松潘卫。辖千户所一、长官司

  • 仓池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(仓)池在未央宫西,池中有渐台。”《北史·苏绰传》:西魏大统初,宇文泰“往昆明池观鱼,行至城西汉故仓地(池),顾问左右,莫有知者……乃召绰问,具以状

  • 马迹镇

    北宋置,属岐山县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。元废。在湖南省衡山县西部。面积34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迹桥,人口2500。昔传溪边石板上有马足迹,后在此建石拱桥,故名马迹桥,镇因桥名。1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