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村
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洞村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袁州府: 分宜县东北有桐村。
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洞村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袁州府: 分宜县东北有桐村。
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谷米乡。产铅。清嘉庆间曾开采。以煎炼无成而中止。
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,与苏木都剌国接界。为东西方海上交通线上所经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花面“其山逶迤,其地沮洳, 田极肥美,足食有余。男女以墨汁剌于其面,故谓之花面,国名因之”。南宋赵汝适《
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五十五里从上灶至王化等地的陆路交通线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日铸岭“在会稽东南五十五里。产茶最佳”。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1称:“腊茶出于剑、建,草茶盛于两浙。两浙之品, 日注第
①又名龟亭、龟停山、龟停子、车停子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。为江中小岛。唐、宋时上有观音庙,故名。民国《巴县志》卷1:“龟亭山……土人呼为小南海。”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
1942年改宁羌县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。在陕西省西南部。南与四川省毗连,西与甘肃省相邻。属汉中市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3万。辖12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。明洪武三十
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费县: 浚河 “源出聪山,东南流,合于祊水”。
①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行唐县: 箕山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,以峰形若箕而名”。②在今山西左权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13辽山县: “箕山,在县东四十五里。” 唐武德八年 (625)改辽州为
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米亚罗镇。天宝八年(749)徙云山郡治此,改为天保郡。
春秋时齐邑,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一年》: “齐襄公之二年,鄋瞒伐齐。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,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。”杜注: “周首,齐邑。济北谷城县东北有周首亭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今世
北周改欵州置,属唐州。治所在安贵县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