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桓州

桓州

①唐渤海国置,属鸭渌府。治所在桓都县(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。一说即今集安市)。辽属渌州,治所即今集安市。金废。

②金大定二十年 (1180) 置,属西京路,并为西北路招讨司治所。初治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子。后北迁三十里建新桓州城 (即今正蓝旗北四郎城),置清塞县为州治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多伦县及正蓝旗、正镶白旗、太仆寺旗等地。大安三年 (1211) 陷于蒙古,州县俱废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复置,属上都路。明洪武中废。


(1)渤海国置,治桓都县(今吉林集安市西通沟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省集安市、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等地。金废。(2)金置,治清塞县(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四郎城)。属西京路。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、正镶白旗、太仆寺旗、多伦县和河北省康保、沽源二县北部地。蒙古省,至元二年(1265年)复置。明洪武中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林

   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二十里练河西岸桂林乡。清乾隆 《歙县志》卷1 《都鄙》 有桂林乡。

  • 越溪

   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。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越溪 “在州东北三里。自景泰山流下,而至超悟寺曰越溪,又东与东溪会,

  • 烽燧山

    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沔县: 烽燧山 “昔尝置烽燧于山上”。

  •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。元代于此置乡万户府。

  • 岘

   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二十余里小板岔。 《北史·高句丽传》: 三国魏正始五年 (244) 讨高句丽,“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,大战于沸流。 败走, 俭追至岘, 悬车束马登丸都山,

  • 八里甸子

   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八甸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兴京厅属境图:怀仁县西南有八里甸。

  • 昆阳县

    ①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叶县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王莽地皇四年 (23) 三月,“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、定陵、郾皆下之”。六月,歼灭王莽主力军于此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盖藉 (昆)水以氏县也

  • 达罗克裕木磋

    即打鲁克雨木撮池。今西藏仲巴县北之塔若错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22载:“西番(藏)语:达罗克,黄色马也。滨河山石形色似之,水色碧绿,又如松石也。”

  • 远南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贝岭墟

    又名黄贝岭墟。即今广东龙川县北贝岭镇,道通江西寻邬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龙川县北有黄贝岭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