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作 “棘里”。

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。《春秋》:成公三年 (前588),“秋,叔孙侨如帅师围棘”。杜注: “棘,汶阳田之邑,在济北蛇丘县。”

③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声子对曰: “吴于是伐巢、取驾、克棘。” 杜注: “谯国酂县东北有棘亭。”又,昭公四年 (前538) 冬,吴伐楚,“入棘”。即此。


古邑名。(1)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肥城市东南。《春秋》成公三年(前588年):“叔孙侨如帅师围棘。”即此。(2)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年):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。”即此。(3)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年):吴伐巢,“取驾,克棘,入州来”。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津镇

    又名芮津镇。即今安徽蒙城县北芮集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内津镇“在蒙城县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文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。东汉改为汶县。②明洪武四年(1371)降文州置,属阶州。治所即今甘肃文县。二十三年(1390)省入阶州。成化九年(1473)复置,属阶

  • 漠南

    亦作幕南。初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。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: “匈奴转北徙数千里,漠南地空。” 清代又专指内蒙古为漠南,即以此故。又作幕南。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。自汉代以后常称为漠南。《史记·匈奴列

  • 猫里社

    又作猫里庄、苗栗街。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苗栗县。清光绪十三年 (1887)于此设苗栗县。又作猫里庄、苗栗街。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省苗栗县驻地苗栗镇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置苗栗县于此。

  • 当拉岭

    即今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。清光绪间范寿金《三省入藏程站记》:西宁入藏程站“第四十九站当拉,岭名”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:昆仑南支“为金沙、澜沧江之分水岭,蒙古名当拉岭,番名朝午拉山”。

  • 广南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
  • 汉寿水

    即今四川广元市南之南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汉水又径晋寿城西,而南合汉寿水。水源出东山,西径东晋寿故城南,而西南入于汉水。”《注疏》:“会贞按:今曰稻坝河, 出广元县东北山。”

  • 都卢峡

    即弹筝峡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。《寰宇记》 卷33百泉县: 弹筝峡,“ 《水经注》云: 泾水经都历山,山路之内,常有如弹筝之声,行者闻之歌舞而去”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3渭州: “弹筝硖,即都

  • 东路中左前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左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,克鲁伦河北。

  • 龙门山

    ①又名独固门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东北五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龙门县:“有龙门山,石壁对峙,高数百尺,望之若门。徼外诸河及沙漠潦水,皆于此趣海。雨则俄顷水逾十刃,晴则清浅可涉,实塞北控扼之冲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