欣乐县
东晋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惠阳市东北东江东。南朝宋属东官郡。梁属梁化郡。陈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置,治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东北东江东。属南海郡。南朝梁改属梁化郡。南朝陈末废。
东晋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惠阳市东北东江东。南朝宋属东官郡。梁属梁化郡。陈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置,治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东北东江东。属南海郡。南朝梁改属梁化郡。南朝陈末废。
即貍脤。在今山东曲阜市西南。《公羊传》: 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婴齐 “归至于貍轸而卒”。即“貍脤”。
即今贵州安顺市及普定县北之三岔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普定卫: 思腊河 “在卫北境,接水西界。(明) 天启初,官军议讨水西,使黔兵由普定渡思腊河径趋贼巢,谓此”。
北宋置,属乐清县。即今浙江乐清市西南二十里柳市镇。在浙江省乐清市南部。面积49.9平方千米。人口9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柳市,人口2.6万。传古时以柳树市下为贸易之所,日久成市,故名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五
亦作锡家山。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夕佳山镇坝上村南二里。明末湖北移民黄应江迁此定居时始建。清代至民国间又多次扩建。有房舍一百零八间,呈四合院式。以正厅为中心,分成十八个大小不等的四合院,雕饰精巧。院落间还有
明成化十年 (1474) 置,属建阳右卫。治所在今福建浦城县西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废。明成化十年(1474年)置,治今福建省浦城县西。属建宁右卫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废。
即西汉益都侯国故城。在今山东寿光市北二十里古城乡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百尺沟“西北流径北益都城也。汉武帝元朔二年,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侯国”。以在益都县城之北,故曰北益都城。
在今广东韶关市城北城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九成台“在州衙。狄咸建。东坡书且铭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九成台“旧名闻韶台,在州治北城上。宋郡守狄咸建。《府志》:宋建中靖国元年,苏轼与苏伯固北归
即今广西柳江县西南三都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三都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设巡检司于此。
①南朝梁大同三年(537)置,治所在龙城县(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镇南丹村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2柳州引张维《广西郡邑志》云:“八龙见于江,乃即江南置龙州及龙城县。”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。
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 升固安县置,属大都路。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。辖地相当今河北固安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为固安县。蒙古中统四年(1263年)升固安县为州,治今河北省固安县。属大都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