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安州

武安州

①唐圣历二年 (699) 置,治所在思勤县(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思勤江西岸走马乡陶唐村)。开元二年 (714) 废。

②唐置,治所在武安县 (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海防、鸿基一带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武曲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武安州。后废。

③辽统和八年 (990) 改新州置,属中京大定府。治所在沃野县 (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敖汉旗东部地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降为武安县。

④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龙泥城千户置,为会川路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南十里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改为武定县。二十四年 (1391) 复改为武安州。后废。

⑤元至正十二年 (1352) 改徐州路置,属归德府。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二里武安城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、铜山县及安徽萧县地。明洪武初复改徐州。还治今徐州市。


(1)唐置,治今越南海防市西北。属安南都护府。辖境约相当今越南海防、鸿基、吉婆岛等地一带。后废。(2)武周圣历二年(699年)置,治思勤县(今广西昭平县东北、思勤江西岸)。唐开元二年(714年)废。(3)契丹耶律阿保机以杏埚新城置新州,辽统和八年(990年)改名武安州。治沃野县(今敖汉旗东白塔子村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地。属中京道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降为县。(4)本名龙泥城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置州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南。为会川路治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?县

    亦作鄢县。 即傿县。 东汉作 “��县”, 属梁国。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梁国: “��, 故属陈留 (郡)。” 西

  • 房子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十五里仓房村。三国魏为赵国治。西晋为冀州治。北魏属赵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移治今临城县,属赵州。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属赵

  • 鱼浮关

    亦名鱼涪关、鱼凫关。明置,在今四川叙永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叙永厅》: 鱼浮关 “在厅东三里。明洪武四年建”。清康熙时废,后又重建。光绪 《叙永永宁厅县合志》 卷2: 鱼凫关在“东七里。……又一在治东三里

  • 东区县

    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南恭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。后属蒙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。②唐置,为羁縻紆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、红水河北岸。北宋庆历时废。古县名。(1)唐武德

  • 方泽坛

    即地坛。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地坛公园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57引《太岳集》:明嘉靖九年(1530),“建方泽于安定门外,每岁夏至祀地,以五岳、五镇、四海、四渎、陵寝诸山从祀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上渠沟

   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遂平县:上渠沟“源出查牙山,东流合阳奉渠入沙河”。

  • 析城山

    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南析城山。最高峰海拔1951米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底柱、析城,至于王屋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东郡濩泽县: “ 《禹贡》 析城山在西南。” 《水经·沁水注》: 上涧水 “南历析城

  • 天峨甲

    在今广西天峨县西北向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天峨甲“在凌云县境。山高林密,蛮僮错居。本朝乾隆四年设县丞驻此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西北向阳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设凌云县丞驻此。

  • 凭 (憑) 落镇

   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40庭州: 凭落镇 “在府西三百七十里”。

  • 三岔镇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二》:三岔镇“有州判驻此,兼设把总”。(1)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2000。因位处三路之冲,故名。明筑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