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昌州
①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府。
②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县。二十四年(1391)复改为永昌州。二十七年(1394)废。
(1)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。属大理路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保山、永平等市县一带。十五年升为永昌府。(2)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北。属会川路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废。
①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府。
②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县。二十四年(1391)复改为永昌州。二十七年(1394)废。
(1)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。属大理路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保山、永平等市县一带。十五年升为永昌府。(2)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北。属会川路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废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西南距排洪滩9.7海里,北距控拜暗沙4.8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涛静暗沙。
元置,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。明改为驿。元置,即今福建省光泽县西南杉关。明改为驿。
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精绝城 (今新疆民丰县北尼雅遗址)。东汉时为鄯善所并。西域古国名。王治精绝城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北、克里雅河以东沙碛中。西汉神爵二年(前60年)后属西域
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。始建于宋,为州城西通黟、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。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,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。
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二》:石角营巡司“在屏山县西。本朝雍正八年置”。地处西宁河注入金沙江东岸, 与云南绥江县隔江相对,为屏山县西险要之地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51年改
北宋置,属钦州。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后废。北宋置,即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西天镇县城西街。始建于唐。原名法华寺。辽开泰八年 (1019) 曾大修。明宣德五年 (1430) 千户熊谅奏改今名。②在今江苏淮阴市。清雍正十三年奉旨动帑兴修,乾隆四年 (1739) 建成。为
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萧家镇。清光绪《岳池县志》 卷3: 萧家场 “离城九十里”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10: 清嘉庆五年 (1800),清军又败白莲教义军于 “岳池之萧家场”。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0饶州府: 冕山 “在余干县东五里。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,敌至,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,遂名免山。后人以邑有冠山,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,改曰冕山”。②在今四川喜德县
即今安徽六安市。唐之盛唐县治此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盛唐县: “神龙元年复为霍山。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,仍移治于驺虞城。”即今安徽省六安市。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年)移盛唐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