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沽源县

沽源县

1915年改独石县置,属直隶兴和道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。1925年迁治今沽源县南小河子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移治平定堡(今沽源县),1952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北部,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 3388 平方千米。人口22.5万。辖4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定堡镇。古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地。元为云州独石堡,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移开平卫于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设独石口直隶厅,1913年改独石县,驻今独石口。1915年以地处沽河源头改今名,属察哈尔特别区。《察哈尔蒙旗县概况》:“以沽河(白河)源出城北,绕城东西而南流,故易名沽源。”1925年县治迁驻小河子,1928年改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与宝昌县合并设宝源县。1950年复设沽源县,县人民政府迁今址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。1958年并入张北县。1961年复设沽源县,属张家口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,地势南高北低。有闪电河、葫芦河、白河及内陆湖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马铃薯、亚麻。多林地、草场,牧养马、牛、羊。特产口蘑、蕨菜。有皮革、皮毛、建材、印刷等工业。张沽、集丰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辽代梳妆楼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台湾县

   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,为台湾府治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。光绪十三年(1887)改名安平县。②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为台湾府治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。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。19

  • 洼 (窪) 乌场

    即今四川宁南县东南华弹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
  • 金莲川

    俗称金莲花滩。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七十里莲花滩。为金世宗纳凉避暑之地。《金史· 世宗纪》: 大定十二年 (1172),“如金莲川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桓州: “曷里浒东川,更名金莲川。” 《元史·河渠志

  • 隆德砦

    北宋庆历三年 (1043) 改羊牧隆城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。金升为隆德县。

  • 水牛山

    又称太白山。俗称卧牛山。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。海拔92米。南面有洞,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,五十二字,字径20厘米。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,碑高2米,宽0.68米,厚0.14米。碑额左右分

  • 崇河

    在今江苏泗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桃源县: 崇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上有崇河桥。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,因开河以通舟楫,西自宿迁县界,接仓基诸湖之水,东入沭阳县界,下流注于涟水”。

  • 伏波山

    又名岩山、洑波岩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北漓江西岸伏波山。唐莫休符《桂林风土记》:夹城“北抵伏波山缘”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林虞衡志》:“伏波岩,在离江之滨,突然而起,且千丈。下有洞,可容二十榻,穿凿通透,户

  • 腾格尔池

    亦作腾格里湖、腾噶里湖。今西藏班戈、当雄二县间纳木错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《山川》: 腾格尔池 “在拉撒西北,日喀则城东北,其东北隔山即潞源之布喀池,其北隔山则流沙也。池广六百余里,周千里,东西

  • 漓湘

    今湖南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兴安县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。与蒸湘、潇湘合称为三湘。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与漓水合后称漓湘。与蒸湘、潇湘合称“三湘”。

  • 宋村集

    即今山东文登市南宋村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“西南三十里曰宋村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