泗洲驿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西汉景帝二年 (前155) 置,属内史。治所即今陕西耀县东一里河东堡。武帝后属左冯翊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,三国魏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景帝二年(前155年)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。属
唐宣宗李忱的陵墓,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云阳县:贞陵“在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即今浙江宁波市东五十里大碶镇。清乾隆《宁波府志》卷8《村市》:县东泰邱乡有大碶头市。
从今河北武安县西南磁山至涉县。长59公里。为邯涉铁路的一段。1947年动工修建,次年建成。
清康熙三年(1664)建,在今台湾台北市西南万华区(艋舺)。(1)初名普现殿,又名天竺寺。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。相传始建于隋代,明天启间重建,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建山门、华表、殿堂门、钟鼓楼。
在今江西宁冈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永宁县: 浆山水 “在县 (治今新城镇) 西。来自湖广茶陵州界,东流与拐湖山水、鹅岭水俱汇于双江口,经小江山,萦回百八十里,下接永新江”。
隋大业初置,治所在柳城县 (今辽宁朝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山海关以东,辽宁大小凌河流域、锦州、朝阳以西地区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置营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复改为柳城郡。乾元元年(758) 仍
南越赵佗都城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海郡番禺: “尉佗都”,即此。
五代晋开运三年 (946) 置,治所德昌县(今广西兴安县)。北宋乾德元年 (963) 废。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年)楚置,南汉同。治全义(今广西兴安县)。辖境即相当今临桂、灵川、兴安等县一带。北宋乾德
北宋置,属壁山县。在今四川璧山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