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口市

海口市

①即今江西德兴市东北海口镇。隔安乐水与婺源县接界。明正德 《饶州府志》 卷1德兴县:“海口市,北路通达。” 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德兴县东北有海口。

②1926年由琼山县析置海口市政厅,治所即今海南省海口市。1930年裁撤。


在海南省海南岛北部,北临琼州海峡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286.4平方千米。人口139.2万。辖龙华、秀英、美兰、琼山4区。市人民政府驻龙华区。汉属珠崖郡玳瑁县地。明、清为琼山县地。1926年始置海口市(县级)。原属广东省。1988年海南建省后为地级市。海口,取“南渡江入海口”之意,故名。唐始设白沙津、神应港,为琼州府城外港。有古渡驿站,为与祖国大陆交通往来的要冲。北宋设海口浦、海口所。明置海口都。清咸丰年间辟为通商口岸,为通往东南亚各地的重要港口;光绪年间设海口海关。1920年置海口镇,六年后增置海口市建制,成为市政府驻地。1950年为广东省海南行政区所在地。1988年海南建省,成为省会,为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地处滨海平原区。属北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蔬菜、花生、芝麻、甘蔗等。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,兼有淡水养殖鱼虾。工业有橡胶、纺织、汽车制造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食品、制药、制鞋、服装、印刷、工艺等,为省工业基地。岛内陆路有东线高速公路,西线高速公路及223、224、225国道,自海口起纵贯海南岛连通各市县直达三亚;岛外有水陆联运至湛江、广州、珠海、深圳、汕头、潮州、茂名、北海、南宁等大中城市,港口有海口港、海口新港、海口渔港。海口港和海口新港,都是对外开放港口。海口港历史悠久,素有“琼州门户”之称,可与祖国大陆沿海和长江沿岸港口通航,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、地区和港口有贸易往来。美兰机场在市区。有海南大学、海南师范学院、海南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。名胜古迹有五公祠、海瑞墓等。纪念地有李硕勋纪念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坑

   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罗坑。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 卷11曲江县有 “罗坑墟”。

  • 马头城

    ①晋置,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。《晋书·穆帝纪》:东晋永和十一年(355),“冬十月,进豫州刺史谢尚督并、冀、幽三州诸军事、镇西将军,镇马头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里。北魏置戍。《梁书·武帝纪

  • 南阳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北阴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南泉镇和兴场。西魏废。②北魏改阳亭县置,为魏兴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山阳县西北。隋开皇初废入丰阳县。③北魏太和三年 (479) 置,属丹杨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

  • 黄柏原

    即今陕西太白县东南黄柏原乡。清属佛坪厅。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佛坪厅: 黄柏原 “在城西四十六里”。

  • 清宁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唐以党项部落置,初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,后侨治灵州(州治回乐县,今宁夏灵武市西南)界。寻废。

  • 南洋水

    即洋水。今四川武隆县东南、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之芙蓉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6黔州:南洋水 “在彭水县”。

  • 丰利郡

    西魏改南上洛郡置,治所在丰利县(今陕西白河县南)。北周废。西魏改南上洛郡置,治丰利县(今陕西白河县南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白河、平利二县地。北周废。

  • 吐盐池

   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赐三年(406)九月,拓拔珪“壬午至漠中,观天盐池;度漠,北之吐盐池”。古湖名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东北。北魏天赐三年(406年)拓跋珪北巡至此。

  • 马昌镇

    亦作马昌关镇。在今湖北郧县西北汉水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郧阳府郧县“马山口”条下:“府西北三十里有马昌关镇。”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马昌镇“在郧县西北二十里”。

  • 棒鲊

   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棒鲊镇。清于此设棒鲊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