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浿水

浿水

一作浿江,又名王城江。所指因时而异:两汉为朝鲜清川江。《史记·朝鲜列传》:汉兴,“复修辽东故塞,至浿水为界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乐浪郡浿水县:“(浿)水西至增地入海。”即此。朝鲜金富轼《三国史记》:高丽王谈德(392—413),“阵于浿水之上”。此水在古百济国北部,或谓即今朝鲜的礼成江,一说为临津江。《隋书·高丽传》:高丽“都于平壤城,亦曰长安城,东西六里,随山屈曲,南临浿水”。此浿水,即今朝鲜之大同江。


古水名。“浿”又作“贝”。所指因时而异。《史记·朝鲜列传》:汉兴,“复修辽东故塞,至浿水为界”。此水在今朝鲜平壤市之北,当即今清川江。或以为即今大同江或鸭绿江。朝鲜金富轼《三国史记》载,高句丽王谈德,“阵于浿水之上”。此水在古百济国北部,或谓即今朝鲜的礼成江,一说临津江。《隋书·高丽传》:都于平壤城,“南临浿水”。又曰:“每年初,聚戏于浿水之上。”此水在平壤之南,当即今朝鲜大同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门堰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。西汉初,羹颉侯刘信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七门堰“在县西南七门山下,三堰之源出焉。三堰者,一曰乌羊堰,在县南十五里;一曰千功堰,在县南二十里;一曰槽牍堰,在县南二十五

  • 静人县

    隋开皇间置,属寿州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。寻废入辰溪县。

  • 信阳镇

    北宋置,属诸城县。即今山东胶南市西南信阳镇。

  • 荣成澳

    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角迤西荣成湾。因旧荣成县而得名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国》 作荣成澳。

  • 恩察集

   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恩察镇。明嘉靖 《冀州志》 卷3枣强县: 恩察集 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韩王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南延津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2酸枣县: “韩王台二,并在县南 一十六里。按孙楚《韩王台赋》 云: 酸枣县门外,左右有两故台,访古老云: 韩王听政之观。”

  • 顺利渠

    在今河南沁阳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怀庆府河内县: 顺利渠 “即府城之濠堑。元至元中,总管石抹引济水穿城而入。作二桥: 曰利津,曰览胜”。

  • 色拉山

    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十里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“唐古忒(藏)谓金曰色, 其山产金,故名。”另一说色拉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。上有色拉寺。

  • 富国城

   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“瓦城” 条下: 富国城 “在县东南十五里。相传南唐积粮处”。

  • 东墙

    即今福建平潭县东北东庠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