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水江

清水江

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。源出马山县古零乡,南流经武鸣县,西流入隆安县境,注入右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清水江 “在府北。东南流,城中有通津水、桥利水俱流合焉,下流会于大榄江”。

②即今广西上林县之清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 清水江 “一名北江。源出古零土司界,东流入上林县,至章光岭与南江合,经县北,又东入迁江县界,为清水江,经县南折北,流至县东北入红水江”。

③亦名清水、黄沙江、青川江。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小剑水“东北流径其 (小剑) 戍下入清水,清水又东南注白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昭化县: 清水江 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自青川千户所东流入县境,至县北合白水江。又东南流合嘉陵江。其水清涟滢碧,因名”。

④在今贵州锦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五开卫: 清水江 “在卫西南。即新化江也。江水清深,旁皆乱石丛箐,为生苗巢穴,可通竹木牌筏,至靖州之远口堡”。 至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与��水合, 东流为沅江。

⑤上游为南明河,出贵州长顺县东北境,北流径贵阳至开阳县东北合乌江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 卷8:“(贵阳) 东一百五十里有清江水 (《清一统志》 引作“清水江”),其水甚清冽,岸峰壁立,崎岖难行,乖西、巴乡诸部苗佬倚此为险。” 明天启二年(1622) 水西安邦彦反,围贵阳,抚臣王三善分兵由此驰救。


(1)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中部。上源南明河源于平顺县与贵阳市花溪区交界的野鸡岩山麓,东北流至龙里县两岔河汇独水河后称清水江,经龙里、福泉、瓮安等县市境,北流到开阳县东北入乌江。长514千米,流域面积1.72万平方千米。天然落差739米,水能资源丰富。建有花溪、松柏山、阿哈等中小型水库,并建有十余座水电站。主要支流有独水河、小车河、南贡河等。明天启二年(1622年),水西安邦彦反,围贵阳,巡抚王三善分兵由此驰救。(2)又称清水河。沅江上游。在贵州省东部。源出都匀市西北与贵定县交界处的牛篷山麓,自西南向东北流至天柱县金子附近入湖南省境,汇黔城镇的㵲阳河(㵲水)后称沅江。长542千米,流域面积3.04万平方千米。支流众多,主要有重安江、新平河、巴拉河、南哨河、巫下江、六洞河、亮江、鉴江河、对江等。落差较大,建有小电站多座。重安江汇口以下,为湘、黔水运要道,黔东林区木材大部由此放排外运。参见“沅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板市

   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石板墟。清宣统《徐闻县志》卷1:石板市在“县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长宁陵

   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东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文帝义隆长宁陵“在县东北二十二里蒋山东南”。

  • 莱州大洋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北莱州湾。《明史·河渠四》: “自㟂屺西历三山岛、 芙蓉岛、 莱州大洋”,即此。

  • 灵空山

    又名九顶山。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北。清康熙《沁州志》卷1:灵空山“在(沁源)县西北六十里。其势峭削,四围石壁如屏,西与霍太山相连。岩洞幽深,林木葱郁,上下径路陡峻,石磴盘折,俗呼为十八盘。半空有仙、峦二桥

  • 三元镇

    本沙县地,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。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。(1)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。面积63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蒲塘,人口480。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。相传此地曾有过三

  • 邵州

    ①北周置,治所在亳城县(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九年(626)又废。②唐贞观十年(636)改南梁州置,治所在邵阳县

  • 伊阙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城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洛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以伊阙山

  • 五井集

    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(上五井)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。

  • 成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托莫公旗

    和硕特南右翼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