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渤海县

渤海县

①唐垂拱四年 (688) 析蒲台、厌次二县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东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64滨州渤海县: “以在渤海之滨为名。” 天宝五年 (746) 迁治李邱村 (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)。五代周为滨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滨州。

②辽太平十年 (1030) 平渤海大延琳之叛,徙其东京人户置,属上京临潢府。治所当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。金废。


古县名。唐垂拱四年(688年)析蒲台、厌次两县地置,治今山东省滨州市东。“以在渤海之滨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属棣州。天宝五载(746年)以其地咸卤,治所西迁四十里李邱村,今滨州市北滨城镇北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于县置滨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移治今滨城镇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废县入滨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丹县

    北宋置,属镇宁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。熙宁八年(1075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。属镇宁州。熙宁八年(1075年)废。

  • 麻浩崖墓

   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寺与乌龙寺之间麻浩湾。开凿于东汉时期,共有二百余座墓穴,墓室类型多样,大小不一,其中1号墓规模最大。墓内浮雕题材丰富多样,有停车话别、孙叔敖故事、老莱子娱亲、荆柯刺秦王、牧马、

  • 扶荔宫

    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)建,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芝川镇南门外。《三辅黄图》卷3:“扶荔宫,在上林苑中。汉武帝元鼎六年,破南越,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。”

  • 井店镇

   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南四十六里井店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一年(1861)九月,清军“驰抵开、内交界之井店镇”。(1)在河北省涉县中部。面积101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井店,

  • 洋梓镇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洋梓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“洋梓镇,在 (钟祥县) 城东北二十七里。”在湖北省钟祥市中北部。面积403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原此地多梓树,洋者广也,故名。镇人

  • 清源河

    即今甘肃渭源县西南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临洮府渭源县: 清源河 “出县西南之五竹山,东流入渭。其水甚清,因名”。

  • 海源阁

    在今山东聊城市万寿观前街东首北杨宅。为著名藏书楼。清道光二十年 (1840) 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杨以增建。为三楹两层传统式楼房。其下为家祠,其上为宋、元珍本秘藏处。上悬 “海源阁”匾额,取 《学记》

  • 富拉尔基

    亦作富勒尔济。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镇。清末 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 齐齐哈尔西南有富勒尔吉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龙江县图: 西南有富拉尔基。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作胡拉尔吉。

  • 白池

    亦作白盐池。即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北大池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盐州五原县有白(盐)池。《元和志》卷4:白池县“以地近白池,因以为名”。

  • 阿尔坦山

   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阿尔坦山“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。山脉东趋北川,抵浩亹水。俗云此山出金,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