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平顺县: 紫团山在 “县东南九十里。其山高耸,昔尝有紫气见山顶,团圆如盖,因名。产人参,名紫团参”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汤镇“有仁和盐场”。产海盐。清初盐课司驻此,设盐场大使。民国时改为场知事。
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 赖山,“ 《皇朝郡县志》 云: 去阳安五十里。刘讽自都官郎中致仕,年六十三隐焉。亦名赖憨山。宋欧阳修、司马光、宋祁、范镇皆有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
又作荧泽。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春秋经传集解后序》 引 《纪年》: “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。” 《左传》: 闵公二年 (前660),狄人伐卫,“战于荧泽,卫师败绩,遂灭卫”。古湖名。又称荧泽。春秋属卫。在
在今贵州贵定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新添卫: 摆笼山 “ (把平砦长官) 司东二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“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……皆设险处。”
①即今辽宁瓦房店市。三十年代移复县治此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复县:瓦房店在“复县城东南六十里”。②即今陕西紫阳县西瓦房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紫阳县:瓦房店“在城南十六里”。
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 “溜云山在西城西南三十五里,高出云表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溜云山 “山势嵯峨,高出云表。下有秋林亭。辽建。盛暑时,山石滴水成冰,可消烦渴”。
明嘉靖四十年 (1561) 筑,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三十八里透堡镇。1931年11月,杨而葛在此领导了透堡暴动。暴动旧址在透堡北街林氏宗祠。
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三十五里。《宋史·神宗纪三》:元丰四年(1081)“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,……又袭破于女遮谷,斩获甚众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