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关路
即夏阳路。以灵关(今宝兴县南灵关镇)为名。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,经芦山县、宝兴县,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,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7雅州芦山县:“灵关路在县界,去蕃界八日程,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。其险也, 以绳为桥。其外不知里数。”
即夏阳路。以灵关(今宝兴县南灵关镇)为名。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,经芦山县、宝兴县,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,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7雅州芦山县:“灵关路在县界,去蕃界八日程,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。其险也, 以绳为桥。其外不知里数。”
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有东、西二山。东山古称胥母山,又名莫釐山,原系湖中小岛,元、明以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。今名洞庭东山或东洞庭山。俗称东山。西山为太湖中最大岛屿,古称包山,一作苞山,又名夫椒山。今名洞
①又名历山。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郊。道光《济南府志》卷5:“隋开皇间,因石作形,镌成佛象, 又名千佛山。”②即今四川安县西北千佛山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》:千佛山“在石泉县西一百里。三峰鼎峙,上出云霄。陟其
1943年由东台、泰县、如皋3县析置,治所在海安镇 (今江苏海安县)。1948年改名海安县。旧县名。苏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江苏省东台、泰县、如皋三县析置,治海安镇(今海安县城)。为纪念民主人士
秦置,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筑甬道属之河,以取敖仓粟。” 又,《鲸布列传》: 布 “据敖庾之粟”。《索隐》: “案 《太康地记》 云: 秦建敖仓于成皋。”秦置,在今河南省荥阳
①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临武县:长江水“源出东山,北流入桂阳州境,合于舂陵水”。②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2台登县:“长江水本名孙水,出县西北。”
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又作合剌府站。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南五里古城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洪宽百二十(里)合懒府, 高丽后门, 其东,海。”
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长广县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唐属莱州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省入平度州。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长广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,属东莱郡。唐属莱州。宋
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镇。元属太平路。元末太平路曾治于此。明属太平府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并入永康州。古县名。北宋羁縻县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北驮卢。属邕州。元为
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藕渠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昭文县图:东南有五渠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常熟县东南有“五渠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