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石县

灵石县

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灵石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3灵石县:“因巡幸开道得瑞石,遂于谷口置县, 因名灵石。”大业初属西河郡。唐属汾州。元属霍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清属霍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中南部、吕梁山东麓、太岳山西麓。属晋中市。面积 1206 平方千米。人口23.7万。辖6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翠峰镇。隋初属平昌县(今介休市)。开皇十年(590年)文帝杨坚巡幸开道获一瑞石,以为灵瑞,遂命名为“灵石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;割平昌县置灵石县,属西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属吕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属汾州。金贞祐三年(1215年)改属霍州,次年复属汾州。元改属。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改属汾州府,四十三年改属平阳府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改属霍州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8年属榆次专区。1958年灵石、介休、孝义三县并为介休县。1961年三县分治,恢复灵石县,属晋中专区。1968年属晋中地区,1999年属晋中市。地处吕梁、太岳两山,太原、临汾两盆地之间,汾河中游地区。汾河、静升河、仁义河、交口河、段纯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豆类、高粱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硫铁、铜、钼、锰、石膏、石灰石、铝土、耐火黏土、石英、萤石、长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采矿、化工、棉织、焦化、机械、建材等。同蒲铁路和108国道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吕祖庙、资寿寺、石膏山风景区、韩信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洙岭

    即上朱岭。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。

  • 东城镇

    宋置,属会稽县。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十二里东关镇。(1)在河北省阳原县中部偏北。面积155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城,人口 4860。明天顺四年(1460年)筑东、西二城,该城居东,故名。1

  • 欧阳亭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二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乌程县: “有欧阳亭。” 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四》: “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。” 即此。

  • 西礁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尹庆群礁西部。为一环礁。东北至西南长8公里,宽2.5公里。中国渔民向称大弄鼻,因该环礁形似鼻孔,海南俗语称窿鼻,与弄鼻同音,故名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零丁礁。1947年改名

  • 自流井

    在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。明张瀚《松窗梦语》卷2:“内江、富顺之交,有盐井曰自流新开。”乾隆《富顺县志》卷30:“自流古井,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。相传井水自然流出,非人力錾凿而成”,因以得名。清设县丞驻此。

  • 里仁汛

    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西隆州:“州城有里仁汛。”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七宝山砦

    在今陕西紫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七宝山砦“七峰连起,如连环然”。

  • 娑勒色诃城

    一名娑勒城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萨尔哈德。唐置钵和州于此。又作娑勒城。即今阿富汗东北境萨尔哈德。唐于此置钵和州。

  • 宜都县

    南朝陈天嘉元年 (560) 置,为宜都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。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名宜昌县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名宜都县,为江州治。后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清属荆州府。民国初

  • 鹊洲

    在今安徽铜陵至繁昌二县间长江中。鹊头为铜陵县北鹊头山,鹊尾在繁昌县东北三山。西对无为县,为长江险要之处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 泰始二年(466),“ (陶) 亮本无干略,闻建安王休仁自上,殷孝祖又至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