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山

玉山

①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玉山“山多白石如玉,所谓燕石次玉者也。下有玉山店”。

②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斗门镇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9山阴县:玉山“在县北三十三里。《旧经》云:唐贞元元年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凿此为斗门八闸,泄水入江”。

③即怀玉山。在今江西东北和浙江西部边境。

④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,与高雄县接界处。海拔3997米。为我国东部高峰之冠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0:玉山“山甚高, 皆云雾罩于其上,时或天气光霁,遥望皆白石,因名为玉山”。

⑤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曲江县有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4曲江县:玉山“在县东南十里。有采玉处”。

⑥即蓝田山。在今陕西蓝田县东。以出美玉得名。

⑦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。”郭璞注:“此山多玉石,因以名云。《穆天子传》谓之群玉之山。”毕沅以为在肃州西七十里昆仑之连麓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北斗门镇。唐贞元元年(785年)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凿玉山斗门八闸,泄水入江,即此。(2)见“怀玉山”。(2)今山名。在台湾省本岛中部,嘉义、南投、高雄三县交界处。玉山山脉主峰,海拔 3952 米,为中国东部最高峰。上部山势陡峻,冬季常积雪,深 2~3 米,色白如银,昔人谓“此山浑然美太”,以此得名。玉山群峰西接阿里山,东与中央山脉高峰大水窟山、秀姑峦山等相望,气势磅礴,冠绝东南,是登山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。《春秋》:桓公十七年 (前695),“及齐师战于奚”,即此。《穀梁传》 作 “郎”。②匈奴别种。南北朝时称库莫奚。分布在饶乐水(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) 流域。以游牧为生。

  • 王盘山

   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海中,西北距海岸四十里。南宋常棠《澉水志》卷5:“王盘山邈在海中,桥柱犹存。淳祐十年,有于旁滩潮里,得古井及小石桥、古树根之类,验井砖上字,则知东晋屯兵处。”又作黄盘山。在浙江省平湖

  • 松潘厅

    清雍正九年 (1731) 改松潘卫置,属龙安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。乾隆二十五年 (1760)升为直隶厅,属四川省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盖、南坪、松潘、红原、阿坝、壤塘等县及青海久治、达

  • 四路口隘

   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四路口隘“在县东北六十里,与东阳县接界。《闻见录》:自永康趋东阳,出四路口长户坑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学射山

    一名斛石山、威凤山。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,北宋范镇 《仲元龙图兄邀游学射》 诗注: “学射山者,以刘主禅于此学射,故名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三年 (887),王建攻陈敬瑄,“败汉州刺史张

  • 喀尔喀部

    青海额鲁特之一。属西宁办事大臣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部,青海湖南岸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2: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,元太祖之裔,始祖名多尔济阿拉布坦伊勒登,“徙牧青海,子纳克额尔德尼阿海生达什惇多布

  • 北台山

    ①在今福建古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古田县:北台山“在县西一里。高耸如台”。②在今广东中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北台山“在县(今中山市)南四十里。又南二十里曰南台山,两山相对如台”

  • 长平阪

  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汉甘露三年(前51),宣帝“登长平阪”,即此。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。西汉甘露三年(前51年),“上自甘泉宿池阳宫。上登长平阪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阪名也,在池阳南。

  • 岩绿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统万镇置,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为夏州、化政郡治。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为弘化郡治。隋为朔方郡治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改为朔方县。

  • 骑立山

    原名岐棘山。又名五朵山。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垛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42南阳县: “骑立山出铜矿,在县东一百八十里。山有湫水三池,每天旱,于下池祈雨,上、中池不通人行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谓 “骑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