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。东汉置征羌县于此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大水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,“又东南径征羌县,故召陵县之安陵乡安陵亭也”。
①即沙苑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四十余里马坊头。《元和志》卷2冯翊县:“沙苑,一名沙阜。在县南十二里。东西八里,南北三十里。”②在今甘肃临夏市东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》:东晋永和三年(347),后赵将石宁
即番禺。今广东广州市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 “桂林八树,在番禺东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注及 《太平御览》 卷172引 《山海经》 并作 “贲禺”。《水经·泿水注》: “泿水东别径番禺,《山海经》
①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改化政郡置,属夏州。治所在岩绿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和横山县西部、内蒙古乌审旗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弘州治。
在今浙江龙游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龙游县:白佛岩“在县(北)三十五里。其地险峻,人迹罕至”。
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南长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2云安军云安县:龙脊滩“在县南岷江中。有石约长百余丈,若龙脊之状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3云阳县:“江中又有龙脊滩,形如游龙。岁人日,邑人游于上
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阿富汗东北角兴都库什山北瓦罕地区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钵和国 “在渴槃陁西。其土尤寒,人畜同居,穴地而处。 又有大雪山, 望若银峰。 其人畜唯食饼
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黄河以西之地。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、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。汉、唐时指今甘肃、青海两省黄河以西,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。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河西曰雝州
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吉阳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一作合膊。战国属韩,在今河南舞阳县南。产利剑。《战国策·韩策》: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、棠溪、墨阳、合伯、邓师、宛冯。”古邑名。又作合膊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南。《战国策·韩策》所云韩卒之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