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田县

玉田县

唐万岁通天元年(696)改无终县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。后属蓟州。清属遵化直隶州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东部,邻接天津市。属唐山市。面积 1169.3 平方千米。人口65.4万。辖14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玉田镇。汉为无终、徐无二县地,属右北平郡。北周徐无县省入无终县,属渔阳郡。隋无终县改名渔阳县,属渔阳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析置无终县,治今县城;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以传说杨雍伯种石产璧的玉田更今名,属河北道蓟州。《水经注·鲍丘水》引《搜神记》:“雍伯,洛阳人,至性笃孝。父母终殁,葬之于无终山。山高八十里,而上无水,雍伯置饮焉。有人就饮,与石一斗,令种之,玉生其田。北平徐氏有女,雍伯求之,要以白璧一双。媒者致命,伯至玉田求得五双,徐氏妻之,遂即家焉。……于种石处,四角作大石柱,各一丈,中央一顷之地,名曰玉田,至今相传云。玉田之揭起于此矣。”北宋宣和四年(1122年)改置经州,属燕山府;七年入金境,复名玉田县,属中都路蓟州。元属大都路蓟州。明属顺天府蓟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属永平府,乾隆八年(1743年)改属直隶遵化州。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,次年改属津海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唐山专区,1960年改属唐山市,1961年复属唐山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3年划归唐山市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区。有蓟运河、还乡河、双城河、荣辉河等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稻、红麻。为全国粮食、瘦肉型猪和京津唐蔬菜生产基地县。有机械、印刷、地毯、轻工、化工、纺织、建材等工业及采矿、编织业。京秦铁路京哈高速公路及102国道、遵玉、通唐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净觉寺、金代古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塔镇

    北宋置,属来安县。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半塔镇。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皖东重要根据地之一。1940年半塔保卫战即发生于此,今建有半塔烈士纪念塔。(1)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来安县东北。宋置驿及税务于此;建

  • 黄鹤楼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部山巅。三国吴黄武二年 (223) 建。为夏口城防御之瞭望楼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: “夏口城据黄鹄矶。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。边江峻险,楼橹高危,俯临沔、汉。” 《元和志》

  • 竹筿铺

   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
  • 大套

    在今江苏滨海县西南二十四里大套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大套巡司,“《河防志》:大套大使,驻扎大套,修防黄河南岸,上自云梯关对岸陈家社起,下至陆家社止”。

  • 下峨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繁昌县。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。当峨溪河入漳河口,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。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

  • 密艾亭

   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䝠道县: “骑都尉治密艾亭。”

  • 八仙屯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境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忻城县:“《土夷考》:元置八仙屯千户,授土官莫保。洪武初罢屯官,籍屯田兵为民,莫氏遂徙居忻城界。”

  • 三洞

    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衡州常宁县:“吴分耒阳立新宁县,属湘东郡。旧治三洞。”即此。

  • 大同场

    唐贞元十九年(803)置,即今福建同安县。五代王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升县,并改名同安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五代晋天福四年,939年)升县,

  • 九吾山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:九吾山在“县西五十里。上有湫,岁旱不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