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瓦屋山

瓦屋山

①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八十里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瓦屋山“形连亘,两崖稍隆起,宛如屋状”。李白《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》诗:“朝登北湖亭,遥望瓦屋山。”即此。

②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二百里,与荥经县界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瓦屋山“在荣经县东一百二十里。形如瓦屋。唐文宗时,有蒲公者见峰顶见普贤光相。今峰顶有南北岩”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溧阳市北,接句容市界。《通志》作石屋山。《建康志》:山形连亘,两崖隆起,其状如屋。唐李白曾游北湖,望瓦屋山。(2)今山名。在四川省荥经县东南与洪雅县西南交界处。为邛崃山南部大相岭东段分支。因山峰形似瓦屋,故名。简称瓦山。包括代国槽、牛青山、瓦山、芹菜坪等。平均海拔 2000米以下,最高峰瓦屋顶,海拔 2800 米,顶部浑圆。周围断崖深切,陡峭如壁。西坡较缓,植被茂密,是雅安河西源与经河分水岭。有原始天然林,珙桐、云杉、水青树及树生杜鹃等珍稀树种和竹丛。产竹类、笋干、茶叶、天麻、黄连等土特产品及名贵中药材。林中有大熊猫、小熊猫、羚牛等珍稀动物。为辟支佛道场,与传统的普贤、文殊、地藏、观音迥然不同,是川南地区有名的特殊佛教名山之一。有“瓦屋圣灯”、“佛光”、“雾海”等胜景和光相寺、铁瓦殿等寺庙,是四川旅游胜地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兴场

    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。清嘉庆《华阳县志》卷6:中兴场在“治东南三十五里”。1951年华阳县曾徙治于此。②即今四川璧山县南中兴乡。清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中兴场在“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通江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之抚远水道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混同江 “又北而东受乌苏里江支渠之水,所谓通江也,又东北百里许乌苏里江自南来会”。民国 《依兰县志》 卷1: 耶字碑 “后又被俄人私移于通

  • 小董墟

    明为小董村。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沿海巡司于此。

  • 洪山镇

    ①金置,属介休县。即今山西介休市东二十里洪山镇。②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八十里洪山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山西省介休市中部。面积27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洪山,人口5450。因位于狐

  • 石臼窝

    即今河北玉田县南六十里石臼窝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玉田县图:西南有石臼窝镇。

  • 八政堡

    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八政村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 “金鸡堡”条下:八政堡“在县(按指平陆县旧治)东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梁弄镇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三十四里梁弄镇。抗日战争时期为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中心、三山游击司令部驻地。在浙江省余姚市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梁弄,人口8100。古名梁冯,以姓得名。后演为

  • 陶洪坝

    亦作桃洪坝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 卷11: 陶洪坝,“ 《明史》 作桃红坝。治南二十里。古蔺州地。明侯良柱等擒斩奢崇明、安邦彦于此”。

  • 庐城

    一名卢城。在今山西离石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14离石县:“庐城在县东二十里,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, 以攻刘曜。”

  • 广西城

    即今云南泸西县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广西府:广西城“府治旧在矣邦、生纳二村,无城。明朝成化中,始筑土城,寻圮。隆庆五年, 易以砖石,周三里有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