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水驿
唐置,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河南岸。
唐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洛河与甘水河会合处。为唐代长安、洛阳间南道交通驿站。《旧唐书·吕元膺传》:元膺为东都留守,“都亭驿卒五人,甘水驿卒三人”;许浑《晨装》,本注:“一作《早发洛中次甘水》。”皆即此。
唐置,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河南岸。
唐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洛河与甘水河会合处。为唐代长安、洛阳间南道交通驿站。《旧唐书·吕元膺传》:元膺为东都留守,“都亭驿卒五人,甘水驿卒三人”;许浑《晨装》,本注:“一作《早发洛中次甘水》。”皆即此。
亦名白雾隘。在今湖南溆浦县北六十里。宋置驿。元废。《宋史·蛮夷一》:天禧二年(1018),“辰州都巡检使李守元率兵入白雾团”。即此。又称白雾隘。宋置驿,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北。元废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天禧
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七十里静安堡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静远堡 “堡东地势平漫,临境陈宁堡可按伏”。在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北。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土蛮引速把亥十余万骑往静远堡攻掠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升齐州置,治所在历城县 (今山东济南市)。元初改为济南路。至正二十七年 (1367) 朱元璋改为济南府,属山东省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新泰、肥城二市以北,德州市和平原、长清县以东
即武陵五溪之一。一名辰水。又名麻阳河。源出今贵州江口县西北梵净山,称大江。东流入湖南境,始称辰水。经麻阳、辰溪二县, 注入沅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武陵郡辰阳:“三山谷,辰水所出,南入沅。”《水经·沅水
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六十里新兴街,为往来大道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 新兴驿 “在新建县西北六十里。旧置新兴铺,本朝康熙十三年改置为驿,今裁”。
在今浙江诸暨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诸暨县:五岫山“在县东六十里。峰峦秀出者五,与会稽云门相连”。
1941年析皋兰县城区置,为甘肃省会,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在甘肃省中部、黄河上游河畔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.3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1687 平方千米)。人口304.4万(市辖区194.9万),除汉族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化州路置,次年属广东行中书省。治所在石龙县(今广东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、吴川、廉江三市地。七年(1374)降为化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化州路置,治今广东省化州市
即朱明门。为北魏平城内门阁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白台“西即朱明阁,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”。
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砻江与金沙江之间,民国梅心如《西康》:沙鲁里山脉“自巴颜喀喇山分出,东南入西康境,为金沙江与雅砻江之分水岭,经巴安、理化两县境,再南为纳拉岭,尽为长江之曲”。在四川省西部甘孜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