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镇
故址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“甘草镇在州东北七十里。亦曰甘草市。旧名甘树。一名甘林。东连大洋。洪武七年置甘草泾巡司于此。”清道光中塌入江中。
故址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“甘草镇在州东北七十里。亦曰甘草市。旧名甘树。一名甘林。东连大洋。洪武七年置甘草泾巡司于此。”清道光中塌入江中。
即乃东宗。今西藏乃东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奈布东城 “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”。后称乃东宗。
即禁谿。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注: “ 《越志》 云: 徵侧兵起,都麊泠县。及马援讨之,奔入金溪究中,二年乃得之。” 《水经· 叶榆河注》: “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讨徵侧诗 (索
唐置,属泸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。贞观二年 (628) 改属荣州。八年 (634) 废入威远县。
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忻州“程侯山”条下:“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。下有谷, 云中水出焉。山之北即崞县界。”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一》:云中山“高出云汉,故名”。(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连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连州置,治桂阳县(今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右翼后旗: “牧地跨柴达木河。东至希昔,南至诺们罕木鲁,西至乌拉斯台,北至柴达木。”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。清代置勐角董土千总,属镇边直隶厅。光绪 《续云南通志稿》 卷首载光绪十七年 (1891) 七月上谕:“土目罕荣高被罕荣先围攻,未敢挟忿寻仇,听候官军处治,尚属安分守法,
亦作鄹、陬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。春秋前期为邾国都,后为鲁邑。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郰邑大夫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年 (前563),“晋荀偃、士匄请伐偪阳……偪阳人启门,诸侯之士门焉。县门发,郰人纥抉之
即荆子口关。今河南淅川县西北荆紫关。即“荆紫关”。
即直河关。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池河关“在钟祥县西北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