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登高山

登高山

①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3漳州: 登高山“在州治之西二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登高山 “脉自天宝山来,蜿蜒起伏三十余里,至郡城西北一峰耸拔,名曰望高山,其南麓为登高山,原名紫芝山,郡城绕焉”。

②一作壶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登高山,“ 《续齐谐记》 云,费长房语桓景曰: 君家当有厄,可于九月九日举家登山,饮菊花酒则免之”。指此。

③即熙春山。在今福建邵武市区西北隅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0邵武军: 登高山 “在郡西。嵯峨耸峙,下瞰城市,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 登高山 “在城西,一名熙春山”。

④一名龙山。又名狮山。在今江西奉新县城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登高山 “在奉新县之北百余步。其巅坦然,旧为射圃,下视民居,千甍隐然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府奉新县: 登高山在 “县治北。一名龙山,……每九日士女登高于此山。北有井曰冯井,井上有墙,延袤数百尺。俗呼仓城,汉时冯氏仓场故址也”。

⑤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廉州府: 登高山 “在石康县 (今石康镇) 治东。每遇重九,士民登眺于此”。

⑥又名东山。在今四川宜宾市东二里长江东岸。南宋咸淳三年 (1243),叙州及宜宾县尝徙治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叙州府宜宾县: 登高山在 “府治东二里大江东岸,险固可凭。宋咸淳中,移郡治此。遗址犹存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处县

    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北。《后汉书·陈俊传》: 光武初,陈俊 “封新处侯”。即此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北。属中山国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国子监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侧。元、明、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。始建于元大德十年(1306),明初改北平郡学,永乐二年 (1404) 复称国子监。建筑坐北朝南。大门名集贤门,二门名太学门。太学门内的辟雍为

  • 武陟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修武县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武德故城 (今河南武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殷州。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

  • 筰都夷

    古代少数民族。主要分布于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普格等县一带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 “自嶲以东北,君长以什数,徙、筰都最大。” 从事农牧业生产,盛产名马 “筰马”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于其地置沈黎郡

  • 讨虏渠

   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:黄初六年(225)三月,“行幸召陵,通讨虏渠”。即此。

  • 南望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: 南望山 “崇峰大箐,岚气昼冥,人迹罕至,为郡之镇”。又称南山。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,西与西望山相峙。主峰南极顶,海拔 1749.6 米。山腰有石灰岩

  • 松山县

    辽开泰二年 (1013) 置,为松山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。金属大定府。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为松州治。至元二年 (1265)废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

  • 龙门卫

    明宣德六年(1431)置,属万全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改为龙门县。明宣德六年(1431年)置,治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龙关。属万全都指挥使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

  • 底寨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底寨等处长官司置,属贵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南底寨乡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云远路

    元元贞二年(1296)改乞蓝部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莫宁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府。元元贞二年(1296年,一说至元二十六年〔1289年〕)以乞蓝蛮地置。治今缅甸孟养。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