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洑镇
亦作白伏巡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46潜江县:“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,置征科巡院于白洑。”即此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潜江县于此。
亦作白伏巡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46潜江县:“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,置征科巡院于白洑。”即此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潜江县于此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明置大沽河口巡司,属海丰县。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府》:大沽河口巡司“在海丰县(今无棣县)东北一百五十里。明置巡司。本朝(清)移置大山”。
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。清宣统《广安州新志》 卷9: 萧家溪场 “旧名龙凤,州东北百二十里。地面渠江,北界渠县。近市十里隋唐之冲相寺在焉”。
①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界首乡。南与泰安市交界,故名界首。②即今江苏高邮市北五十里界首镇。明置界首驿。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、与泰安市交界处。北宋属平阴县。
即今河南开封县西三十四里杏花营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嘉定八年(1215),蒙古兵攻金潼关不克,由间道经汝州袭汴京,“至杏花营”。为金花帽军所败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至正十九年(1359),刘福通据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四十里王望村。地节四年(前66)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国于此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。属北海郡。东汉废。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西博州羁縻州置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,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南岛。因在中岛东南方,故名。中国渔民向称三峙,因在北、中、南三岛中,排行第三,故名。
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3:“江达在拉里西南,其三星桥、甲桑桥二水会合之地,乃东西要津。”“江达”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嘎通。1960年与西
一作哈喇巴勒噶逊台。清置,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南十里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 道光二十五年 (1845) 正月,达坂城 “十里为喀拉巴尔噶逊军台,林木森疏,泉流清泚,有桥两道,兵房民居共数处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