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”。杜注: “巩县西南有黄亭。”
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:“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”,即此。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”。杜注: “巩县西南有黄亭。”
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:“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”,即此。
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和平元年(460)“夏四月戊戌,皇太后常氏崩于寿安殿”。即此。
又名横水、龙门水。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谷郡且居县:“阳乐水出东南,入沽。”《水经·沽水注》:鹊谷水“有二源,南即阳乐水也,出且居县。《地理志》曰,水出县东南,流径大翮山、小翮山北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呼兰河。源出市东南拉林山,北流入拉林河。《金史· 乌春传》: 乌春叛,“举兵来战,道斜寸岭,涉活论水、来流水,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”。清称和伦河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平江县置,属岳州路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平江县置,治今湖南省平江县。属岳州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平江县。明洪武三年(1
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七十里,南接黄山市界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 “黄㟋山” 条下: “黄象山之南曰麻岭,峰崖卓绝,跨旌德、太平之间,为往来通道。”②在今福建宁德县北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
亦作布勒哈齐淖尔、鄂毕淖尔。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“东西百五十里,南北八十里,周四百余里。冬夏不盈亏,戽水于岸自然成盐,商贾运贩一升数钱,伊犁之境
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属崖州。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崖州:义宁驿“在州城西”。
又作紫陀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子夺”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临沭县 (在今江苏新沂市境)。北齐废。
一作尸。本西亳,商汤所都。春秋时为周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六年(前516)五月,“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”。即此。本西亳,殷汤所都。春秋时名尸氏,亦名尸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。《左传》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