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盐井镇

盐井镇

①北宋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八十里。

②亦作渰井镇。北宋置,属临江县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二十五里㽏井镇。

③即今甘肃漳县西南盐井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39鄣县: “盐井,在县南二里,远近百姓仰给焉。”


(1)在湖南省澧县北部、洈水干渠西侧。面积67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盐井,人口2200。明代于此汲井水煮盐,镇因得名。1954年置盐井镇。1956年废镇设盐井乡。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置镇。主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,并产豆类、花生、芝麻等。矿产有岩盐、石膏、白垩土、膨润土等。有砖瓦、陶器、编织等厂。湘澧盐矿卤水工区驻此。有公路接207国道。(2)在重庆合川市南缘,地跨嘉陵江两岸。面积58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盐井溪,人口8900。昔为沿溪掘井煮盐,故称盐井溪,镇以此得名。亦称河心场。明洪武时成集市,属东山、富郁里。清雍正时已置盐井溪场,乾隆时归兴仁里,光绪时改属永清里,后为永清镇辖场。1926年设盐井镇,1941年改乡,1950年区设此。1958年建盐井公社,1968年改为红卫公社,1971年复原名。1983年又称盐井乡,同年析街道、工矿区增置盐井镇。次年撤乡入镇。1992年九塘乡划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稻和蚕茧、柑橘,特产山羊板皮。为市干果(核桃、板栗)基地之一。有水泥、化工、造纸等厂,华川机械厂设此。嘉陵江通轮船,渝合高速公路、212国道经此,盐杨、盐旧、盐草等公路起点。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、东汉崖墓群、沥鼻峡和水波洞。(3)在四川省盐源县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3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盐井,人口1.8万。因产井盐,习称盐井。西汉为定笮县治。北周置定笮镇。唐初为昆明县治。咸通后为南诏国昆明城,为香城郡治。1942年置白盐井镇。以产盐色洁白,故名。1950年为盐井乡,1958年改盐海公社。1961年更名为盐井公社,1979年析置城关镇,1981年更名为盐井镇。1986年盐井乡并入。有州属盐源盐厂。有制盐、松香、酿造、食品、农机、砖瓦、果场等业。为县商贸中心。西木公路经此。有游览地公母山。(4)在云南省盐津县中部关河峡谷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1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盐井,镇区跨关河两岸,人口1.1万。元设老鸦站于今城南老街,因当地关河边有形似老鸦的石头,俗名老鸦滩。清设盐津渡巡检司,以城北盐井坝产盐得名。1917年在此置盐津县。1931年大水后,县治北移600米至官田坝,置盐井镇。又称新街,即今县大街。1950年为盐津县一区。1954年改城关镇。1958年为城关公社。1959—1961年为大关县治。1984年为城关区。1988年置镇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薯类、油菜籽、烤烟、花生、芝麻、五倍子、油桐、茶叶、笋干、柑橘、核桃、板栗等。有农机、制茶、烟叶复烤、食品、印刷、小五金、砖瓦等厂。为县内最大集市,逢农历三、六、九日赶集。昆水公路与盐电公路交会于此。古迹有石门古道标和清代摩崖。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科尔沁左翼前旗

    俗称冰图王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 (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)。1914年划归奉天省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伪满时属兴安南省。1945年划归辽北省。1

  • 普化镇

   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普化乡。清 《蓝田县志》 卷1有普化镇。在陕西省蓝田县中部、灞河北岸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普化,人口1020。原名红化峪。清雍正年间已名普化寨,以佛教“普化众

  • 都都砦

   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兴文县: 都都砦 “在县东南,亦蛮据险处。《志》 云: 砦为九丝左壁,险比凌霄,而广袤过之。万历初,官军攻克凌霄城,进攻都都砦,砦旁有蓝�

  • 两河口堡

    在今四川南江县南下两乡(两河口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“诸葛寨”条下:“两河口堡,在县南百八十里。”

  • 探石寨

   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 探石寨 “在石城县西南十里。两寨相对,各有石磴绝处,用木梯相接,顶开石门”。

  • 罗恭县

    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贵州省雷山县东。属黔州。后废。

  • 草屿

    ①即今福建平潭县南草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又见清 《海国闻见录》。②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,花屿之南。清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虎井屿转南即花屿、草屿,“二屿相连,澎山无草木,二屿颇有,故以花、草

  • 电茂场

   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。产海盐。清设盐课大使。民国时设场知事。

  • 上水关

    在今河北大名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化二年(899),刘仁恭攻魏州,“时葛从周自邢州将精骑八百已入魏州。戊申,仁恭攻上水关、馆陶门……从周等殊死战,仁恭复大败”,即此。唐魏州城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附

  • 同心堡城

    即今宁夏同心县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同心堡城“在灵州西南二百九十里。城周二里。今设守备驻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