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公岭
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9茂州: 相公岭 “州之主山,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,至相公岭愈更开展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茂州》: 相公岭,“ 《旧志》: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,因名”。
②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与荥经县分界之大相岭。相传诸葛亮曾屯兵于此,故名。清费密 《荒书》: 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占荣经,“ (曹) 勋自是惟守小关山,此二关 (指大小二关) 相公岭之险隘处也”。
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9茂州: 相公岭 “州之主山,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,至相公岭愈更开展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茂州》: 相公岭,“ 《旧志》: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,因名”。
②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与荥经县分界之大相岭。相传诸葛亮曾屯兵于此,故名。清费密 《荒书》: 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占荣经,“ (曹) 勋自是惟守小关山,此二关 (指大小二关) 相公岭之险隘处也”。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。旧为桑植安抚司驻地。《清一统志· 永顺府》: 美坪峒 “旧桑植安抚司,领美坪、朝南、那步、人士、黄河、鱼龙、夹石、苦南、杆坪、蚕寮、金藏、拓山、烂洞、黄家、板山、龙潭、书洛等
即今福建永安市东北贡川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贡川堡“在永安县东北四十里。旧名固发口市,明嘉靖三十六年,广贼犯境,居民筑以备御, 广六百三十二丈, 高二丈四尺。今有贡川市”。
又作纳商城、泥沙兀儿、亦薛不儿、你沙不儿。即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乃沙不耳”。
又称安源支线。自江西萍乡至安源煤矿。长7.2公里。为株萍铁路 (后改浙赣路) 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五年 (1899) 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 建成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西南十四里大桥镇古城。六年(623)属白州。大历八年(773)改属顺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陆川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
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南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安国“西百余里有毕国,可千余家。其国无君子,安国统之。大业五年,遣使贡献”。
①南朝梁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。北周属漳川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昭丘县。②隋开皇十三年(593)改柔刚县置,属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安居县:“因水为名。”大业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,位于东岛东北方约12.5海里。最浅处水深约23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带渡滩。1947年改名西渡滩。
即今山西沁水县之杏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“杏谷水在县城东,源出县西三十五里陕沟村,流至此,合于梅谷水。梅谷水源出县西北三十五里梅谷村,流至城东,与杏谷水合,流经县东郑庄村, 入于沁河。”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置,属焉耆府。治所即今新疆若羌县。民国初属阿克苏道。1920年属焉耆道。1930年焉耆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59年改为若羌县。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