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武县
即玄武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三隅山,“ 《寰宇记》云: 在真武县即今中江县”。
即玄武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三隅山,“ 《寰宇记》云: 在真武县即今中江县”。
南朝宋置,在今安徽当涂县城北黄山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太平州当涂县: “黄山,在县西北五里。上有宋凌歊台,周回五里一百步,高四十丈,石碑见存。”
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蓝田、雒南二县析置蓝雒办事处,同年10月改为蓝雒县。治青岗坪 (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)。取蓝田、雒南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1946年7月由蓝田、雒南两县析置蓝
西魏改左南乡县置,为秀山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北周属武关郡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、淅川二县境内。为秀山郡治。隋开皇初属淅州,大业初废入南乡县。
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。宋大理属永昌府。元代属柔远路。明改潞江安抚司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南潞江坝,一说今昌宁县西南湾甸。属永昌节度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高黎共山在
唐天宝元年(742)改道州置,治所在弘道县(今湖南道县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道州。唐天宝初改道州置,治营道县(今湖南道县西)。属江南西道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田、道县、宁远、江永、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
在今伊朗东部萨巴里湖附近。《新唐书·波斯传》: 龙朔初 “以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,即拜卑路支为都督”。又称疾凌城。在今伊朗锡斯坦-俾路支斯坦省东北萨比里湖附近。原属波斯国。唐时于此置波斯都督府。
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8南安府:县前水“在上犹县治南。源发自县西,会北胜水、横水、礼信水、料水、稍水,流经县前下入南野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县前水“在县城南。源出桂阳
①战国时燕邑。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县镇。《战国策·赵四》: “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。” 即此。②即今河南杞县西南高阳镇。《史记·高祖纪》:沛公 “西过高阳”。《集解》 文颍曰: “聚邑名也。”《
在今湖北房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六年(前611),“楚大饥,戎伐其西南,至于阜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房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年):“楚大饥,戎伐其西南,至于阜山。”即此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徐晃传》: 遣晃助曹仁讨关羽,“贼屯偃城。晃到,诡道作都堑,示欲截其后,贼烧屯走。晃得偃城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北。《三国志·徐晃传》: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