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睦州

睦州

①隋开皇八年 (588) 置,治所在长杨县 (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)。九年 (589) 与长杨县徙治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。十七年 (597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治所在长阳县 (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)。八年 (625)废。

②隋仁寿三年 (603) 置,治所在新安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威坪岛附近)。《元和志》 卷25睦州: “取 ‘俗阜人和,内外辑睦’ 为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、桐庐二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改遂安郡,徙治雉山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)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睦州。七年(624) 改为东睦州,八年 (625) 复改睦州。万岁通天二年 (697) 移治建德县 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、淳安、桐庐等市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新定郡,乾元元年(758) 又复为睦州。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为严州。


(1)隋开皇八年(588年)置,治长杨县(唐改名长阳,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部。十七年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八年废。(2)隋仁寿三年(603年)置,治新安县(大业初改雉山县,今浙江淳安县西南)。大业初改为遂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睦州。七年改为东睦州,八年复旧。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移治建德县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桐庐、建德、淳安等县市地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为新定郡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严州。北宋末方腊在此起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芦墟

    即今广西宾阳县治宾州镇。明万历《宾州志》卷3:芦墟在“城南八里”。1950年宾阳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将水场

    唐贞观三年 (629) 析将乐县置,属建州。即今福建顺昌县。景福二年 (893) 改名永顺场。唐贞观三年(629年)析将乐县置,在今福建省顺昌县。属建州。景福二年(893年)改名永顺场。

  • 小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。

  • 安平桥

    俗名五里桥。在今福建晋江市西南安海镇,横跨晋江、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上。长2070米。南宋绍兴八年(1138)建,历时十四年建成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2泉州《桥梁》:安平桥“在石井镇。绍兴中赵令衿造,其长八

  • 干沟关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“翁桂关”条下:“干沟关在司(今广顺镇)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东城镇

    宋置,属会稽县。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十二里东关镇。(1)在河北省阳原县中部偏北。面积155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城,人口 4860。明天顺四年(1460年)筑东、西二城,该城居东,故名。1

  • 上榆林堡

    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尚义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上榆林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上榆林堡“在卫西北四十里,其相近者有倒塔儿空,万历末增置”。

  • 西汝阴郡

    南朝宋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后废。

  • 梨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。明嘉靖 《建宁府志》卷3 《山川》 浦城县: 梨岭,“路通衢之江山,厥土宜梨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浦城县 “枫岭”条下: “又梨岭,在县北六十里。危峰仄涧,飞阁悬崖,

  • 嵩丘

    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一说另有嵩丘山。晋潘岳 《怀旧赋》: “前瞻太室,傍眺嵩山。”李善注引 《河南郡图经》 曰: “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