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角镇

石角镇

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石角镇。清同治《綦江县志》卷1:石角镇在“南五十里”。


(1)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南部。面积181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 8330。因临北江信地角有一块带尖角的巨石,故名。1949年为清远县第三区。1958年并龙塘合建八一公社。1959年析置石角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镇。北江沿岸为河谷平原,两侧为丘陵。主产稻、花生,并产甘蔗、塘鱼、家禽。有农机、红砖、汽水等厂。北江通轮船。有公路接107国道。北江大堤石角段长16千米,建于宋代,是广州地区重要防洪地段。(2)在广东省廉江市东北、鹤地水库北部,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。面积164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圩,人口 3300。1949年属廉江县第二区,1953年析置第四区,1957年析置石角乡。1958年并三合、山底两乡置火箭公社。1959年属河唇公社,1961年分属山底、丹兜两公社。1963年合置石角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九洲江谷地丘陵区。库区兴渔业。产稻、蚕茧、蔬菜、甘蔗、香蕉。丘陵地种茶叶和柑橙。有滑石、黄金矿场。有公路通廉城。库区航道通河唇。镇西有三合温泉。(3)在广东省新丰县东南部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620。因驻地在河流弯角多石处得名。1958年属马头公社,1974年析置石角公社。1983年设区,1986年设乡,1994年建镇。属丘陵盆地。主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甘薯等,并产蔬菜。林产松、杉等木材。水果有柑橘、梅、李。县锡矿场设此,并有石灰、砖瓦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北接106国道。(4)在广东省佛冈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5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年)置佛冈厅,为治所。1914年改县,为县治。因镇区西侧有一石林寺,方言侧与角同义,故名石角。1961年建石角公社,1984年改区,1986年底建镇。属丘陵地形。潖江东南有羊角山,西北有观音山。多林木、药材,有水晶石、钨、硫铁等矿。产稻、薯类、花生、甘蔗等。有印刷、电池、磷肥、农药等厂。镇区为县最大集镇。106国道经此。(5)在重庆市綦江县东部。面积158平方千米。人口6.8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场,人口 3450。南宋建义兴场,清康熙年间以场西有二石似牛角改现名。1935年置石角镇,1945年改乡。1993年石角、新民、瀛坪、瀛山等乡合并建石角镇。2001年蒲河镇8个村和居委会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薯、柑橘。土特产以瀛山烟、“立蕊”茶著名。有建材、机械、铸钢、铸铁、化工等厂。川湘公路、三万铁路经此。蒲河通航。为县东南物资集散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围脑山

    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从化县:围脑山,“其上有仰天湖,又西为三将军山”。

  • 走马冈

   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崇德县:走马冈,“《志》云:此为吴、越分疆处,下有洗马池”。

  • 白岭寨

    在今福建仙游县西,路通永泰、德化二县。明嘉靖十六年(1537)移小屿巡司于此,改名白岭寨巡司。二十二年(1543)移治县西文殊寨。

  • 贾侯渠

   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。三国魏贾逵所开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贾逵传》: 贾逵 “通运渠二百余里,所谓贾侯渠者也”。《水经·沙水注》: “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,上承庞官陂,云邓艾所开也。虽水流废兴,沟渎尚夥。昔

  • 云山城

    又名运山城、营山城、天生城。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二》 “相如故县”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宋淳祐三年,四川制置使余玠,以相如县接近蓬州营山县界,旁有云山,近去嘉陵江

  • 硖石岭

   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峡石岭在 “府西四十里。高数里,有深林环涧”。

  • 西南潭

    在今广东三水市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西南潭“在三水县(治今河口镇城内村)东十八里。江水所汇也。商船多泊于此。其南有老沙洲,一名动星洲”。

  • 石水湾镇

    即今江西瑞金市南二十里石水湾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0:瑞金县南有石水湾。

  • 南华礁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六门礁东南约6海里。为一环礁。退潮时露出。中国渔民向称恶落门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康华里礁。1947年改名南华礁。

  • 周戈庄

    清代称周家庄堡。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六十里周戈庄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