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砀山县

砀山县
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安阳县置,属宋州。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里许旧城基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宋州。光化间曾为辉州治。五代唐属单州。金移治保安镇 (今永城县东北)。元属济宁路,至元中复还旧治。明属徐州,嘉靖四十一年 (1562) 移治小神集 (今砀山县东南)。四十四年 (1565) 又还旧治,万历二十六年 (1598) 移治今砀山县。清属徐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。1928年直属江苏省。1955年划归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最北部。属宿州市。面积 1219.4 平方千米。人口91万。辖14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时楚砀邑。秦置砀县,以芒砀山泽为名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北。西汉属梁国。东汉改为砀山县。西晋并入下邑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复置砀山县,治今城关镇东毛李庄,属宋州。宋属单州。元属济宁路。明属徐州。金、元以来因黄河水患,县治多次迁移,至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始迁今址。清属徐州府。1914年属徐海道,1927年属江苏省徐州管辖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。1952年直属江苏省。1953年属徐州专区,1955年复属安徽省宿县专区,1956年属蚌埠专区,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。1971年属宿县地区,1998年属宿州市。属淮北平原东北部萧砀黄泛平原,黄河故道横亘县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大麦、大豆、玉米、高粱、甘薯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等,为省重点产棉县。黄河故道成为大型果园,特产酥梨,还有苹果、油桃、葡萄等,素称“水果之乡”。黄花菜有名。矿产有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工业有化肥、化工、磷肥、农机、罐头、果脯、轧花、纺织、制革、面粉、饲料、纸箱等。陇海铁路、310国道横贯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宴喜台、明建邵普宅、清真寺、薛显墓、梨花观景点等。建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微城

    即唐东都宫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曰: “宫城在皇城北……其崇四丈八尺,以象北辰藩卫,曰紫微城。” 《元河南志》 亦称: “宫城曰紫微城,其城象紫微宫,因以名。”

  • 邛池泽

   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十五里邛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邛都县:“有邛池泽。”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邛都县,汉武帝开邛莋置之。县陷为池,今因名为邛池,南人谓之邛河。河中有蜯巂山。”

  • 柴桥市

    原名芦江。北宋后改柴桥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八十四里柴桥镇。清乾隆 《宁波府志》 卷8 《村市》: 县东泰邱乡有柴桥市。

  • 结啰城

   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 肤公城 “旧名结啰城,崇宁三年收复,后改今名”。

  • 荔浦县

    亦作荔蒲县。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荔浦县: “因荔水为名。” 三国吴属始安郡。南朝宋属始建国。齐复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荔州治。贞观十二

  • 黄田港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北二里黄田港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江阴军: 黄田港在 “县北三里。黄歇所开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黄田港 “相传春申君所开,导江水溉田,因名。邑人于江口置闸,号上闸; 于县

  • 丁山镇

    即鼎山镇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。今与蜀山、汤渡二镇合并为丁蜀镇。以生产紫砂茶具著称于世。在重庆市綦江县西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1.0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丁山场,人口3000。以境内丁山坝

  • 扶化县

    唐贞观二年(628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境。十一年(637)废入南川县。

  • 欣平县

    南朝宋元嘉十年 (433) 侨置,属宋宁郡。寄治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。南齐属永宁郡。北周废。

  • 郎迦戍国

    即迦摩浪迦国。在今马来半岛北部。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。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作郎加戍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