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置,属渤海县。即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大营城。亦名丁河口。
北宋置,属岳池县。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5广安军:姜山“在岳池县东八十里云山镇外”。“八”为“二”之误。据《明一统志》、《清一统志》均载姜山在岳池县东二十里。(1)镇名。(1)在江西省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高屯堡者, 在虹桥之内, 御寇之下, 谭之西, 正适中要地,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。”
清初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。一作图伯特、吐伯特、唐古忒。是吐蕃的音变。近代外语中对西藏的称谓如Tibet,Thebet,Tobut等即源于此。即“图伯特”。
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里将军墓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邢台县图: 西北有将军墓。
俗名小溪。在今四川巫山县北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庄辛谓楚襄王曰: “蔡灵侯之事,因是以南游乎高陂,北陵乎巫山,饮茹溪流,食湘波之鱼。”注: “茹溪,巫山之溪。”古水名。战国楚水。在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南
东汉改文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。西晋属辽东国。十六国前燕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改文县为汶县,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附近英守沟古城。属辽东郡。三国魏、西晋因之。《三国
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镇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黄坵镇 “在余干县东南五十里。元置巡司,明初废。隆庆中移康山巡司驻此。今裁”。
①湘江的别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: “交潇湘之渊。”《水经·湘水注》 引 《湘中记》 曰:“湘川清照五六丈,下见底石如樗蒱矢,五色鲜明,白沙如霜雪,赤崖若朝霞,是纳潇湘之名矣。” 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
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“张公脑营”条:里洞营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嘉靖二十七年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