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神池县

神池县

清雍正三年 (1725) 升神池堡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北部、内长城西南侧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451.4平方千米。人口9.9万。辖3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。春秋为楼烦地。战国属赵。秦属雁门郡。东魏置长宁县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改开阳县。唐初改常宁县,武德四年(621年)废。辽重熙九年(1040年)置神武县,为武州治。金废神武县入武州。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建神池堡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置神池县,治今址。1914年属雁门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58年并入五寨县,1961年恢复神池县。1983年属忻州地区,2000年属忻州市。地处晋北高原。朱家川河、县川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莜麦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机械、建材、陶瓷、毛纺等。宁岢、神河铁路和209国道、忻保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辘轳窑悬空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猴岭山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一》: 猴岭山 “北接太行,有阻猿麓,俗称侯景山”。

  • 宜民戍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境。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元嘉年间,讨幸诸山犬羊蛮,“庆之令诸军斩山开道攻之,而山高路险,暑雨方盛,乃置东冈、蜀山、宜民、西柴、黄徼、上麦六戍而还”。

  • 银河桥

   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梁山县志》 卷3: 银河桥在 “县东四十五里,接蟠龙溪,水迤逦南流,月夜望之如银河,故名”。

  • 小兴安岭

    亦称东兴安岭。在今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。西北一东南走向,长达400公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黑龙江省:内兴安岭“正支又东北为嫩江源。又东南为库穆尔,为东兴安岭。西出一支为和罗尔,又西曰乌云和尔冬吉。正支

  • 婆兮乡

    即今云南华宁县东三十四里盘溪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宁州 (今华宁县) 东有婆兮乡。

  • 狼千喀巴布山

   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。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看龙山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狼千喀巴布山 “在达克喇城东北二百五十里。即冈底斯山南干所始也。为冈底斯相近四大山之一。土人以其形似象,故名。狼楚河发源于此”。

  • 峪口市

   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峪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 “吉阳关” 条下: “县南五十里有峪口市,下有峪口渡。”

  • 七盘山

   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七盘山“在临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七盘山“有石径自趾至巅,委曲七盘。其相近者曰马崖山,以崖石如马形也”。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寰宇

  • 两江口

    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。一在安图县西南,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,称为上两江口,即今两江镇;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,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,为下两江口,今两江口村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二

  • 南洋岸

   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南洋岸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盐城县东北有 “南洋”。1948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盐东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