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福禄镇

福禄镇

在今广西宜山县西北福禄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天河县: “嘉靖十三年又迁福禄镇。”


(1)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西南。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移天河县治此。(2)在重庆市梁平县东部。面积86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福禄坝,人口6500。因地形象葫芦,故原名葫芦坝,后演变为福禄坝。1935年置福禄镇。1941年改乡。1958年为福禄公社,1966年更名东升公社。1981年复福禄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桐、柑橘、蚕茧等。有丝厂、造纸厂等。川鄂公路经此。(3)在重庆市璧山县西部。面积36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文丰街,人口1800。清初建胡家场,清末取“丰衣足食”之意更名福禄场。1945年改福禄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建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甘薯等。特产红橘。有化工、采矿、农产品加工等业。公路西至璧城镇。(4)在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东南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,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福禄,人口4090。以驻地得名。1951年建福禄镇,1958年改红阳公社,1985年复名福禄镇,1992年福楠乡、红阳乡并入福禄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薯、油菜籽、蔬菜等。有酒精、机砖等厂。有水文站、木材水运处等。沙茨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清建城墙、城楼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奢理贰伽蓝

    即今新疆库车县西六十里库木吐拉石窟寺。为龟兹国著名佛寺。原系国王为纪念其德行坚贞的胞弟而建造。最早洞窟开于北魏,至唐极盛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载:“会场西北,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,庭宇显敞,佛像工饰。僧徒

  • 卢氏山

   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北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卢氏川水“北出卢氏山,东南流径卢氏城东,东南流注于洛”。《元和志》卷6卢氏县:“地有卢氏山,或言卢敖得道于此。”

  • 大庙

    ①即今河北承德市西北大庙镇。旧为锦古铁路滦平支线终点站。②即飞来殿。在今四川峨眉市城北四里飞来岗上。集镇名。(1)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北部。布拉格苏木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580。原名哈日哈腾庙,

  • 青山口

   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卢龙县: 青山口 “桃林口东第四关口也”。为戍守要地。《明史·戚继光传》: 隆庆初,“寇入青山口,拒却之”。②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

  • 雷川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南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。

  • 良德墟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南朝陈为务德县治。隋、唐为良德县治。今为高州水库淹没。

  • 甲日宗

    即拉加里宗。今西藏曲松县。

  • 公庄墟

    旧名獭子墟。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公庄水上游公庄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博罗县东北有獭子墟。

  • 杜班错

    又作都班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一百一十六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鄂摩宗

    在今西藏拉孜县东北百六十余里俄模钟村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:鄂摩,兰也。城墙土色近之,故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