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秣陵县

秣陵县

①秦始皇三十七年 (前210) 改金陵邑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江宁县南五十里秣陵镇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纮传》 裴松之注引 《江表传》 载,张纮谓孙权曰: “秣陵,楚武王所置,名为金陵。地势冈阜连石头,访问故老,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,望气者云,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,故掘断连冈,改名秣陵。” 西汉属丹杨郡。东汉建安十七年 (212) 孙权自京口 (今镇江市)徙治于此,改名建业,移治今南京市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灭吴,复名秣陵; 三年分淮水 (今秦淮河) 南为秣陵县,北为建邺县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) 移治京邑,在斗场柏社 (今南京市武定桥东南)。元熙元年 (419) 移治扬州府禁防参军署 (今南京市中华门外故报恩寺附近)。隋开皇中并入江宁县。

②东魏天平二年 (535) 置,为丹杨郡治。治所在项城 (今河南沈丘县)。隋开皇初改为项城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秣陵镇。属会稽郡。西汉属丹阳郡。东汉建安十六年(211年)孙权自京口徙治于此;次年改名建业,移治今南京市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灭吴,复名秣陵县;三年分淮水(今秦淮河)北为建业县,南为秣陵县,还治秦时旧址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移治京邑斗场柏社(今南京武定桥东南);元熙元年(419年)又移治小长干巷内扬州府禁防参军(今南京中华门外西侧)。隋平陈并入江宁县。(2)东魏在项县侨置,治今河南省沈丘县。为丹阳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项城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庙场

    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三庙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三庙场“距城一百里”。

  • 阅武寨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约八十里云雾山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于潜县: 阅武寨 “在县 (今于潜镇) 西北五十里阅武山上。《志》 云: 山高三百丈,周四十里,吴越置寨于此,以备淮南”。

  • 后田村

    即今福建龙岩市南二十二里后田村,属东肖镇。1928年初中共龙岩临时县委设此。3月4日,邓子恢、郭滴人在此发动武装暴动。现有后田暴动陈列馆。

  • 番陇

    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方陇塘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置番陇土千总。

  • 南诏

    原名蒙舍诏,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,治图城 (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)。《旧唐书·南诏传》: “蛮谓王为诏。” 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3: “蒙舍,一诏也。居

  • 普润县

    唐初改普闰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万家城。至德中属凤翔府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以普润屯置,治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,属扶风郡。十三年徙治麟游县西北万家城。元废。

  • 三堡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三堡驿,“回语呼托和齐。注:言长官旧居。陶保廉谓即唐纳职县故城。以《唐书》地望准之,近是。托和齐三字急读之,亦音近纳职也”。

  • 阴槃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二十五里。东汉改为阴盘县。②北魏置,为平原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四十里泾水北岸。隋属安定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)改名潘原县。古县名。(1)槃,又作盘或般

  • 石榴花塔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的汉阳公园内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9汉阳府:石榴花塔“在郡城西北。宋时有妇事姑至孝,一日杀鸡为馔,姑食鸡而死。姑女诉于官,妇坐罪无以自明。临刑乃折石榴花一枝,插地而祝曰:妾若毒姑,花即枯

  • 灰泉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襄陵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襄陵县:灰泉在“县(今襄陵镇)北二里。……引流溉田,下流注于汾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