竻竹城
即今越南河内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中十二年 (858),王式为安南都护。“式有才略,至交趾,树竻木为栅,可支数十年,深堑其外,泄城中水,堑外植竹,寇不能冒”。胡注: “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竻竹,刺竹也,芒则森然。……传闻交趾外城亦是此竹,正王式所植者也。”
即今越南河内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中十二年 (858),王式为安南都护。“式有才略,至交趾,树竻木为栅,可支数十年,深堑其外,泄城中水,堑外植竹,寇不能冒”。胡注: “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竻竹,刺竹也,芒则森然。……传闻交趾外城亦是此竹,正王式所植者也。”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四年(前698),宋人以诸侯之师伐郑,“取牛首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,后入于宋。在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桓公十四年(前698年):宋人以诸侯伐郑
①北魏普泰中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二十七里岳阳村。北齐废。②隋开皇十年(590)改乐阳郡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。十八年(598)改为乐山县。③明置,属潼川州。治所在今四
一名白羊口。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同县有白阳口。
亦作观亭山、峡山。在今广东清远市东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溱水又西南径中宿县,会 一里水。其处隘,名之为观峡,连山交枕,绝岩壁竦。下有神庙,背阿面流,坛宇虚肃,庙渚攒石,巉岩乱峙中川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
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里綦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沙河县 “罄口山” 条: “今县有綦阳镇,置铁冶司于此。”古镇名。在今河北省沙河市西。北宋皇祐四年(1052年)置铁冶司于此。
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思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。据 《元和志》 卷30思王县: “相传云汉时陈丘为牂柯太守,阻兵保据思邛水。汉将夜郎王数万,破丘于此,安抚百胜,时人思慕,遂为县
在今甘肃正宁县东北。《晋书·姚苌载记》: 东晋太元十二年 (387),“ (苻) 登冯翊太守兰犊与符师奴离贰,慕容永攻之,犊遣使请救。……遂师次于渥源。师奴率众来距,大战,败之,尽俘其众”。“渥” 乃
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柳树汊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沅陵县图: 县东北有柳树汊。
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川沙堡“产盐,商贾辐辏。地名八团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