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亭县
五代宋初置,治所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五代宋初置,治所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①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义马市西石河村。西汉属弘农郡。西晋属河南郡。北魏太和十二年 (488) 升为新安郡。十九年 (495) 仍降为新安县,属河南郡。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为新安郡治。北周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大象山“在闽县东南五十五里,为城南巨障,下瞰马头江”。
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85西秦录: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,“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,部众稍盛,鲜卑鹿结七万余落,屯于高平川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高平川 “即苦水也。水出高平大陇
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。明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6:“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。弘治十年建。”
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。清顺治《颍上县志》卷2:八里垛“商贾舟楫,贸易聚集,亦淮、颍襟带之处”。
金天德二年 (1150) 升咸州置,属咸平路。治所在平郭县 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部开原、铁岭、昌图等市县地。元至正二年 (1342) 降为咸平县。金天德二年(1150年)升咸州
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四十八里朱河镇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移瓦子湾巡司于此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裁,改主簿。
即大斗拔谷。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武德元年(618),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与甘州曹琼联合,“共击李轨,兵不胜,走达斗拔谷,与吐谷浑相辅车”。又作“大斗拔谷”(《隋书·炀帝纪》)
东汉析孱陵县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北。三国吴为南郡治。西晋为南平郡治。东晋属义阳郡。隋改孱陵县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湖南省安乡县北。属武陵郡。三国吴为南郡治。西晋太康初及南朝陈为南平郡治。隋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分章安县置,为临海郡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市。寻临海郡徙治章安县。隋属永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海州治,五年 (622) 为台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临海郡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