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武殿
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十二年 (488) 九月,“起宣文堂、经武殿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(北魏太和十七年,493),“魏主大会公卿于经武殿,以议南伐”。
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十二年 (488) 九月,“起宣文堂、经武殿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(北魏太和十七年,493),“魏主大会公卿于经武殿,以议南伐”。
在今云南陆良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曲靖军民府: 部封山 “在陆凉州 (旧州) 西四十里。故芳华县近此山,高耸多花木”。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改沙州置,属甘肃行省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以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大部。明洪武初废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改沙州置,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。属甘肃行省。辖境相
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文山“在县西北九十里。文水历榆城,又南径文山下, 山因以名”。②在今福建龙海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文山“在龙溪县东二十里。一名观音岩。北临大溪,
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,跨抚河上。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(1165),是一座石桥。嘉泰中重建。明嘉靖年间再次重建。
即今广西田东县。清光绪五年(1879)移恩隆县于此。
金建,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南山城镇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收国二年 (1116) 五月,“阿徒罕破辽兵六万于照散城”。即此。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。金收国二年(1116年),乌论石准大败辽军
在今四川普格县东北哈力洛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置阿乃过土目。
①北魏太和中置,属大宁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。后废。②北周保定元年(561)置,属南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。隋开皇初属汾州,二十年(600)移治今大宁县。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二年(
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十五里营城子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“六月丙辰,师至安市城”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李世勣克高句丽安市城,即此。
唐龙纪元年(889)置,属宪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八里界口村附近。北宋咸平五年(1002)废。古县名。唐末置,治今山西省静乐县东南。属宪州。北宋咸平五年(1002年)废入静乐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