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统万城

统万城

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公元413年,十六国大夏赫连勃勃在此建为都城。乃胡语地名。而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 则称: “勃勃自言: 朕方统一天下,君临万邦,可以统万为名。” 公元427年,被北魏攻取,改置统万镇。自太和以后至唐,曾为夏州治所。唐末又为定难军节度使治所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) 城毁。


在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之无定河北岸,南距靖边县(张家畔)约50千米,东距榆林120千米。十六国夏凤翔元年(413年)匈奴族赫连勃勃发民十万筑城为大夏国都,定名为统万城,取“统一天下,君临万邦”之意。北魏始光四年(427年)为太武帝攻取,在此置统万镇。城址呈淡灰色,耸立于一望无垠的沙漠之中。南门名朝宋,西门名服凉,东门名招魏,北门名平朔。有内外二城,内城完整无缺,东西492米,南北527米,城高10米,四角各有墩楼,最高达30余米。四城墙均有防御性的马面设施,四门均施瓮城。四城墙和城内钟楼、鼓楼建筑遗迹,夯层历历可数,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洞扫堡

    明成化四年 (1468) 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卫: 洞扫堡在“卫南三十里。本蛮砦。成化四年,官军攻都掌蛮,破其洞扫、海纳、龙背、豹尾等砦。事平,改为堡”。后废。在今

  • 堋口镇

    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堋口县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。

  • 官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大同县 “意辛山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:府西北五百余里有官山,上有九十九泉,流为黑河。”②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。南宋绍定六年 (1232)蒙古败金兵于

  • 光城县

    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以豫部蛮民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明中属光城左郡。南朝梁为光州北光城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南郢州光城郡治。治所在赤石城(今河南潢川县南)

  • 永贞监

    唐咸通二年(861)改罗源场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晋长兴四年,933)升为永贞县。唐咸通中置,即今福建省罗源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升为永贞县。

  • 栗侯国

    西汉改栗县置,属沛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夏邑县。属沛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陆浑山

    即方山。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5伊阙县:“陆浑山,俗名方山,在县西五十五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 “方山”条引《县志》称:“陆浑山有二,俱在嵩县东北。一距县四十里,在伊水之西,春秋时陆浑戎

  • 石门山

    ①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石门山在“(辽阳)城东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华表山”条下:“有石门山在司东南四十里。旧有石门砦,万历中,李如松救朝鲜,道出于此。”②在今辽宁朝

  • 泗源沟镇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泗源沟,临运盐河为市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仪征县: “泗源沟镇俗名十二圩,在城南五里。”

  • 汉阳监

    南宋置,为铁钱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龟山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