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绥德县

绥德县

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于邱宁谷置,为绥德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。北周属安宁郡。隋属雕阴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 复置,移治清涧河北岸,即今清涧县。后属绥州。五代末年废。

②1913年改绥德州置,属陕西榆林道。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东北部,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。面积1878平方千米。人口35万。辖11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。西魏于今址设上县,寻废;又置安宁郡及安宁县;废帝元年(552年)于县兼置绥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安宁郡。大业元年(605年)改绥州为上州,置上县为州治;三年改上州为雕阴郡,废安宁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上县改名龙泉县,兼为上郡治,乾元元年(758年)改郡为绥州治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年)改置绥德城,元符二年(1099年)改设绥德军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年)升设绥德州。1913年罢州设绥德县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0年设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。1950年为绥德专区驻地。1956年撤销绥德专区,属榆林专区。1958年省子洲、吴堡、清涧三县并入,1961年析出复设。1969年属榆林地区,1999年属榆林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,无定河、大理河、淮宁河在县境交汇南流出境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豆类为主。有农机、水电、食品加工、电机、水泥等厂。西包、太银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秦蒙恬墓、扶苏墓和东汉画像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羌州

    明成化二十二年(1486)改宁羌卫置,属汉中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。1913年改为宁羌县。明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改宁羌卫置,治今陕西省宁强县。属汉中府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强、略阳两县地。清不辖县

  • 台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台州置,至元二十一年(1284)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临海县(今浙江临海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、台州二市及天台、仙居、宁海、三门、温岭五县地。明洪武初改台州府。元末方国珍于此

  • 班佑寺

    亦称巴西寺。清建,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巴西乡南纳日山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,8月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,批判张国焘分裂中央的罪行,决定红军继续北上。史称 “巴西会议”。1958年—1961年为

  • 丁字湾市

   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十里湘江东岸丁字镇。清嘉庆《长沙县志》卷4:丁字湾“砠石崔嵬,横出岸外,水至此出入迂回,形如丁字,故名”。

  • 牛村寨

    即今山西盂县东牛村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:牛村寨“在盂县东二十里。有市聚。通直隶正定府井陉、平山二县界”。

  • 南冈集

   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栏杆集镇。清光绪 《庐州府志》 卷3合肥县: 东,“南冈集,与全椒交界”。又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巢县北有南冈集。

  • 阿里港

   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北里港乡驻地。清时商贸繁盛,凤山县丞曾驻此。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北里港乡。清时商旅贸易,五方鳞集,市极喧哗。凤山县丞曾驻此。

  • 龙头山

    ①在今江西万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万安县:龙头山在“县东二十里。高数百丈,周回十里,形如几案,一名案山。上有仙坛及龙峡。又有仙圣、罗汉二岩。龙溪水出其左,西入赣江”。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。《

  • 北郊坛

    东晋咸康八年(342)立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九华山南。《宋书·礼志》:“北郊,晋成帝始立,本在覆舟山南,宋太祖以其地为东游苑,移于山西北。后以其地为北湖,移于湖塘西北,其地卑下泥湿,又移于白石村东。

  • 即莘。又作辛或侁。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商有姺、邳。”即“莘(1)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