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维州

维州

①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2维州: “白狗羌首领旧附,于姜维城置维州以统之”,以姜维城为名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二年 (628) 复置,为羁縻州,属茂州。治所在薛城县 (今薛城镇)。麟德二年(665) 进为正州,仪凤二年 (677) 复为羁縻州,垂拱三年 (687) 又进为正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维川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维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地。广德元年 (763) 没于吐蕃,太和五年(831) 收复,寻弃其地。大中三年 (849) 复置。地近吐蕃,为蜀西之门户。吐蕃得之,称无忧城。北宋景祐三年 (1036) 改为威州。

②辽置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东南部土拉河曲西岸古城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边防城有 “维州,刺史”。又 “镇州,建安军,节度。本古可敦城。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。……渤海、女直、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,分居镇、防、维三州。东南至上京三千余里”。


(1)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薛城县(今四川理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理县部分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维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维州。后地入吐蕃,改无忧城。北宋景德三年(1006年)改威州。(2)辽统和二十二年(1004年)置,治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桑达古城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巴县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南巴郡置,属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。大业初废入连江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仍属高州。永徽元年(650) 改属潘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茂名县。古县名。

  • 存䣕县

    三国蜀诸葛亮南征置存鄢戍,后改为县,属建宁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境。南朝梁末废。

  • 于谦祠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。于谦(1398—1457),字廷益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)“土木之变”后,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,他拥立郕王即位并率京师军民击退瓦剌军进攻,保卫了

  • 大窑龙泉窑遗址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市城西南九十里小梅镇东大窑村。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北宋时渐著名,至南宋和元代,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。窑场广布于处州,以大窑瓷业最盛,所产青瓷质量最好,俗名“哥窑”、“弟窑”等。1962

  • 军粮城

    在今天津市东郊军粮城镇。唐置,专理海运事务。清乾隆《天津县志》卷6:军粮城“周围基址尚存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军粮城镇西一里考古发现一批唐遗址,其中有一土台。据《津门考古》:“高出周围平地数十厘米

  • 怀宁县

    ①东晋义熙中置,为晋熙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隋为同安郡治。唐为舒州治。南宋嘉定十年(1217)迁治皖口(今怀宁县东北山口乡),端平三年(1236)迁治罗刹洲(今贵池市西六十里),后又迁治宜城(今安

  • 交趾布政司

    明永乐初,安南黎季犛篡陈,又杀明大理卿薛嵓。四年(1406),张辅、沐晟等进军其地。次年(1407),设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交州府(今越南河内市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以北地区。宣德二年(1427),黎利

  • 寿宁砦

    北宋政和八年(1118)改寿宁军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茂州:“寿宁砦本羁縻直州,政和六年建寿宁军,在大皂江外,距茂州五里。八年,废为砦。宣和三年废砦为堡。”次年废。

  • 紫云 (雲) 城

    亦名子云城。南宋末建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二十五里子云山。《元史·汪良臣传》: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攻破嘉定后,“统兵顺流而下,紫云、泸、叙相继款附”。即此。

  • 瓜步沙尾

    即瓜洲。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即“瓜洲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