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藏布河
即今西藏定日县东之洛曲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罗藏布河 “在罗西噶尔城 (今定日县治) 东北。源出城东北诸山中,东流六十余里,合为罗楚河,……至罗西噶尔城东北……名罗藏布江”。南流注入朋楚藏布河。
即今西藏定日县东之洛曲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罗藏布河 “在罗西噶尔城 (今定日县治) 东北。源出城东北诸山中,东流六十余里,合为罗楚河,……至罗西噶尔城东北……名罗藏布江”。南流注入朋楚藏布河。
即今江西宁都县东梅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: “虔化水源出吟山,接抚州崇仁县,在县北二百四十里。本名雩都水,入雩都县界。”
永定三关之一。在今湖南桑植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慈利县:“西北有龙伏关,东南有后平关、黑崇关,谓之永定三关。”
北宋属分宜县。在今江西分宜县北贵山下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袁州: 分宜有 “贵山、石分二镇,贵山一铁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分宜县: 贵山 “宋雍熙初置贵山铁务,盖以此。后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江
①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。为广州南站,粤汉铁路发端于此。对岸为石围塘,与广三铁路相望。②在今广东大埔县东北西河镇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埔县: “南有大产巡检司,后迁黄沙。”③即黄沙城。今陕西勉县东南黄沙
即恒山。又名神尖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。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24:“北岳常岭(恒山),今谓之大茂山者是也。半属契丹,以大茂山分脊为界,岳祠旧在山下。”即此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福宁州置,属福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。成化九年 (1473) 升为福宁州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福宁州置,治今福建省霞浦县。属福州府。成化九年(1473年)复
①亦名峒石山。在今广东阳春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峒石山 “在阳春。岩石幽邃,内有古佛像。咸平二年诏赐太宗皇帝御书,藏于石室。胡铨有诗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铜石山 “在阳春县北七十里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始元五年(前82)封鲁安王子文德为良成侯。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西南沂水东。东汉改为良成县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邳州市东南。东汉改为县。
亦作阿的勒、也只里河。即今俄罗斯之伏尔加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1:“命速别额台勇士征迤北康邻等十一部落, 渡亦的勒、扎牙黑二水。”
在今四川什邡市西北湔底镇龙居山麓。旧名净慈寺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汉州:龙居山“在什邡县。有等慈院。飞瀑千尺,虚亭屹然,桥横路转,万柏拥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