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东县
①三国魏改胶东侯国置,属北海国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西晋属北海郡。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四十五里。北齐废。
②南齐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境。东魏属东海郡。北齐废。
古县名。三国魏以胶东侯国改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,属北海国。西晋属北海郡。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,北齐废。
①三国魏改胶东侯国置,属北海国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西晋属北海郡。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四十五里。北齐废。
②南齐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境。东魏属东海郡。北齐废。
古县名。三国魏以胶东侯国改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,属北海国。西晋属北海郡。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,北齐废。
①南朝宋泰始七年 (471) 置,治所在临漳郡 (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)。南齐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、电白以西,广西容县、灵山以南,合浦以东地区及海南省。南朝梁移治合浦县 (今浦北县南旧州村)。隋大业初
1920年日本占领期间设台南市,属台南州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台南市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南市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、嘉南平原南部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175.6平方千米。人口75.2万。辖东、南
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杨盘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“宁津故城”条下:永州城“或云隋末所置”。
五代梁改高唐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。后唐复改高唐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改高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唐县。属博州。五代唐复改名高唐县。
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万铜山“在谷城县东南九十里。俗传唐时山有广德寺,尝铸万斤铜钟于此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谷城县东南。唐时山上有广德寺,铸万斤铜钟于此,故名。
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。铜壁关设于山顶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腾越直隶厅》 “布岭”条引《滇附录》:“干崖虽冬月衣葛,犹汗如雨;又西为布岭,稍凉。”
即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普宁县: “万历十 (三) 年移治黄坑,以洋乌、水二都还潮阳。”即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普宁县治
又名明越山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: 逾越山 “在府西七十里。其峰峻拔,高出众山,因名”。
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蒲原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。一说在今四川名山县东晏家坝。隋属临邛郡。唐属邛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入临邛县。②唐景云二年 (711) 改武源
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威远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威远州:谷宝江“在州境。自遮遇甸流至州,下流合澜沧江,亦谓之威远江。正统五年(1440)麓川叛酋思任发自镇沅之者章硬寨败遁,威远州知州刁盖扼之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