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寺
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。明成化中建。有清康熙、乾隆帝书额。
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。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。后经多次重修。寺坐北朝南,两进院落。寺前为天王殿。院内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,显得古朴、典雅。现为群众游览和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。
③在今四川内江市东北三溪乡大石山松柏寨东北。清道光 《内江县志要》 卷1: 般若寺 “治北二十余里。宋建。万历间重修。国朝丈雪修葺。祝天锡有诗”。寺始建于唐。山腰岩间有唐、宋磨崖造像、石刻题记及明、清诗文题刻。
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。明成化中建。有清康熙、乾隆帝书额。
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。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。后经多次重修。寺坐北朝南,两进院落。寺前为天王殿。院内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,显得古朴、典雅。现为群众游览和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。
③在今四川内江市东北三溪乡大石山松柏寨东北。清道光 《内江县志要》 卷1: 般若寺 “治北二十余里。宋建。万历间重修。国朝丈雪修葺。祝天锡有诗”。寺始建于唐。山腰岩间有唐、宋磨崖造像、石刻题记及明、清诗文题刻。
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“李渠” 条下: 益州塘 “在 (府) 城西北,亦唐元和中李将顺所筑。广三十亩,形象以为塘,于州利益,故名。中有二岛曰卧龙洲。自塘穿渠绕州治,与李
古国名。在今泰国曼谷西北素攀。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的马都拉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有专条记述。
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杉阳街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又名铁炉头镇。即今江西丰城市南铁路乡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4丰城县: 铁炉头镇“在县西南八十里”。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六十里。后改为关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后废。
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村南。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 “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,本名濯缨亭,为陕军所焚。” 即此。
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河东道东都附近地区置,故名。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、原阳、中牟、叶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伏牛山以北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
故址在今江苏六合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六合县:陈里港“南接瓜步,西入扬子江。元设巡司于此”。
隋开皇中改平昌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北二十七里古县村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中改平昌县置,治今山西省蒲县西北。属隰州。大业初省入蒲县。
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三道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三道沟堡在“卫东北七十里。又东为新兴营堡”。